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8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教育即游戏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据说,古希腊时,柏拉图的学园,主要是为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而创立的。东西先贤,不谋而合,把学习看作快乐的事,与游戏合而为一的事。  相似文献   
62.
一当前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着比较普遍的泛权威现象。即指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 ,权威一统天下。权威 ,一般指社会生活中 ,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他(它)们具有使人信从的力量 ,具有一般的人和事物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号召力、威慑力或约束力。就人而言 ,权威者说话有人听 ,指示有人办 ,其言行甚至会得到普遍的认同、欣赏、模仿。在基础教育领域 ,权威多多 ,从教师到教材 ,从考试到制度 ,权威统领一切。本文仅论数端 ,以见一般。1 教师权威。学生面前 ,教师是绝对的权威 ,知识比学生丰富 ,年龄比学生长 ,既是社…  相似文献   
63.
教师权威类型评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教师权威、教师权威类型,教师权威类型特征,科学认识教师权威与素质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64.
《现代汉语词典》对耐性的解释是“能忍耐、不急躁的性格”。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也并不意味着人的性格就不可“移”,只是“难”而已。耐性,作为人的一种性格特征,自然也在可“移”的范畴内。当然,本文述及的是关于耐性的重塑或强化的一种正迁移。  相似文献   
65.
黄行福 《教书育人》2013,(17):57-59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把"规划学校发展"作为校长的第一职责,可见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也足以见证校长工作中规划与发展学校的突出地位。现实中的问题是,校长的频繁更换使这一工作难以持续有效的进行。一、学校受折腾有这样一所学校,校园内有一块空地。一校长上任后,种上了几棵树。五年后,校长换了,新校长到来。一看,觉得不该  相似文献   
66.
有人不爱读书,说是一拿起书就头痛,一看到书就昏昏欲睡。原因何在?在我看来,根子还是在咱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67.
电子游戏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相比之下,对电子游戏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在教育中的正面作用和价值的探讨,其声音则显得十分微弱。从世界范围来看,天性活泼、好奇好玩的青少年热衷于电子游戏是一种必然现象,这也是网络时代的来临在青少年身上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作为社会、家长和学校,我们既要考虑如何消除或减少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也应该考虑如何化弊为利,让电子游戏在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功用。  相似文献   
68.
阅读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且一向都是人们关注较多的一个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作品本位还是学生本位又是一个热点问题,人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观点、看法。本文也主要对这一问题谈点看法,并作简要评述。阅读教学中,作品本位还是学生本位,其实质是一个何者为手段,何者为目的的问题。作品本位论者主张作品的阅读为目的,学生阅读只不过为了吸取作品中的信息罢了;学生本位论则认为学生本身的成长才是目的,阅读作品只是一种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在作品本位论者眼中,作品是神圣的、权威性的,对于作品,只能接受,不能怀疑。因为,选入课本中…  相似文献   
69.
在中国,有一个非常严肃的传统,向来将游戏看作与严肃的事情不相容。“游,锦旗之地流也。”(《说文解字》)其本文为“古代边缀旗帜正幅下面下沿的垂饰”。引申为“人或动物在水中行动”,鉴于是人或动物在水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70.
新教材刚一推出,我就听到有的老师在感叹:“唉,教材又变了,教语文就是这么倒霉。”其实,教材变是正常的,不变才是不正常的。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的认识在变,未来对今天的要求也在变,语文教材焉能不变?就具体的课文篇目而言,经典当然重要,因为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作品自然不能轻易取消,但不同的时代对经典的解读却不尽相同,所以即使对同一篇目提出与过去不同的教学要求,这也是一种必然的“变”;另外,作为与生活息息相通的语文教育,适当选一些文质俱佳的时文也是必要的,这种“变”也是应该的。关键是怎样“变”。对此,当然见仁见智。今天到茶馆里来喝茶的几位老师,就有他们的见解,且让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倾听……茶馆掌柜:李镇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