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3693篇
科学研究   620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30篇
综合类   163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49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芳尘 《健身科学》2011,(11):29-30
艾内斯.艾斯华伦(Eknath Easwaran)是印度知名的作者和演说家,是全球公认的沉思修行的创始人和永恒智慧的引导人。与著名灵性大师吉达.克里希纳穆提一样,同是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时代运动"紧密相连的思想大  相似文献   
42.
我是中央电视台开设的"鉴宝"节目的粉丝.节目里既有赏宝人,又有鉴宝人.而我更欣赏那些赏宝人,因为他们总是带着一颗爱心,以欣赏的眼光来评判这些宝物.  相似文献   
43.
正外籍教师伊凡坚持6年在温州大罗山捡垃圾,获选"感动温州的十大人物"之一。近日他返回澳大利亚老家,临行前留下了——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外教伊凡·戴维斯在过去6年里,每周六去瓯海区的大罗山捡垃圾,是市民眼中的"环保卫士""捡垃圾的洋雷锋"。2013年,他获选"感动温州十大人物"之一(本刊2015年第10期作过报道)。日前,伊凡返回澳大利亚老家。离开温州前,他给本文作者之一徐齐发了一封  相似文献   
44.
45.
46.
左海芳 《辅导员》2014,(15):39-40
<正>差异是一种财富,教育也因此而异彩纷呈、多姿多彩。多元智能理论正是尊重这种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不断思考、实践、探索,努力构建个性的评价机制,追求学生生命的整体成长,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中评价的导向、激励、鉴定和教育功能,通过改革评价的标准,优化评价的内容、搭建评价的舞台、丰富评价的手段等一系列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在常态的生活中获得真实发展,以培养更多有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47.
甘国芳 《学语文》2014,(1):74-75
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文化内涵1.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现象。也有学者把它叫做“拟亲属称谓语”。这种称呼方式常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交际双方多为偶尔相逢的陌生人,运用亲属称谓语只是向对方表示敬意。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看,我们一起探讨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8.
陈绍琴 《成才之路》2014,(19):57-57
正"秘妙",是王国维先生的用语,类似于"诗眼",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诗词中言语情趣的"亮点"。换句话说,就是"心中有,笔下无"、难以用文字尽述的情趣或隐含意味。针对不同的诗词,"秘妙"有时是一个字,正如"杨柳绿千里"的"绿"的意蕴;"秘妙"有时是一个词,恰如"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穹庐"的博大;有时它又是一个场景,如"日出江花红胜火"中那一片红得胜过火焰的江花;更有时,它不在字里行间,却在读者胸臆中。找准诗词  相似文献   
49.
正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陶冶爱国主义情操。为了了解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情况,笔者对我校五、六年级的270个学生进行了课堂调查。结果是:喜欢中国民族音乐的人数不到20%,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