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4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基于中国2003-2010年省域面板数据,以信息化发展指数(IDI)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技术获取型FDI溢出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研发投入是长期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区域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门槛值最高,中部地区门槛值最低且呈现集中趋势,西部地区门槛值跨度最大。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全国与西部地区的技术获取型FDI溢出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且明显增强的趋势,东部地区呈现稳步增强的促进趋势且贡献率最高,中部地区的抑制作用正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2.
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为例,探究区域绿色技术溢出与创新的关系。空间性分析表明,我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分布不均衡,长三角地区相对于京津冀表现出更强的区域收敛趋势,且高水平集聚优势明显。进一步构建门槛计量模型,基于2001—2012年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国外绿色技术溢出效应对两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第三产业发展与绿色技术效率的严重差异化是制约京津冀地区吸收国外绿色技术溢出实现一体化良好发展的因素。最后对区域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
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测度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科技过程的复杂性和创新产出的多样性使得对公益类科研机构投入与产出的量度难以全面而完整,因而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标准化并可普遍适用于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的测度体系。将结构化的过程——结果方法引入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建立了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测度体系。实践结果表明,该测度体系通过量度实际产出和计算理论平均产出,实现了同类研究机构间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从而为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24.
基于资源靶向性的区域优势发展理论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区域发展理论发展的回顾,针对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面临的问题和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提出了基于靶向性的区域优势发展的理论观点,从区域与资源两个角度考虑问题,系统分析集聚的原因。一方面加强区域自身系统性研究,发挥政府及区域自身学习的能动性,培育区域发展优势;同时,结合资源靶向性的特点,从资源流动和集聚的角度出发,分析资源聚集的机理,研究形成区域优势的模式。  相似文献   
25.
基于ASP技术的MIS安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婧  韩伯棠  姜莹 《情报杂志》2003,22(8):39-40
通过总结基于ASP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经验,从基于Web服务器的安全机制、ASP程序脚本编程的安全机制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全机制等几方面探讨了基于ASP技术的MIS的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26.
基于熵理论的高新区发展不均衡度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从熵理论出发,把我国高新区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在高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定量评价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评价结果显示,在最初几年,我国各高新区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有较大改善,但从1998年开始,不平衡度又逐渐增加。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国外经验,就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7.
李燕  韩伯棠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547-1554
以1980-2008年我国GDP产出、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RD投入和以论文合作为测度的弱隐性知识溢出(TKS)为基础,对弱隐性知识溢出与经济产出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给出两者在长期、短期内的定量变动关系;同时利用金砖四国和日本、美国的数据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从长期均衡还是从短期变动来看,弱隐性知识溢出对产出的促进作用都是正向的,其与产出存在着Granger因果关系和长期协整关系,且短期影响显著。在我国RD对TKS变动的脉冲反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8.
基于技术距离的知识溢出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引入技术距离作为研究不同行业企业间知识溢出的关键途径,依据Klaus衡量同行业企业间知识溢出效应模型,考虑综合吸收能力因素,提出和改进基于技术距离的知识溢出模型,并以管理咨询企业为应用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对客户的行业知识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评价,分析企业所处的知识环境、溢出影响因素和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提出促进知识溢出效应的方式,验证企业问通过知识交流能够发挥各自更大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9.
在研究生博弈论课程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设计考试方案,改变了传统试卷式考试形式,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将博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既提升了教学质量,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0.
徐德英  韩伯棠 《科研管理》2016,37(11):107-118
信息化手段和交通便利的结合揭示了电商运营模式的虚实结合本质,综合运用机制分析、BP神经网络、空间计量经济方法,探寻电商运营模式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对空间创新溢出效应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存在显著增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信息化、交通便利度与区域创新间呈指数函数关系,两者的完美结合显著增强区域创新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信息化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呈现显著增强且稳健的促进趋势,显著增强创新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交通便利度却呈现显著减弱且不稳健的促进趋势,对创新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不显著。提出从顶层设计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及监管,注重技术经纪人、专家库的培养与使用,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