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三维动力测试正逐渐展开。三维支反力测试能同时给出三条动力曲线。三维动力曲线是正交三个空间方向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些曲线携带着运动员的动力变化信息及技术信息。怎样把三维动力曲线形状和运动员运动技术对应起来,怎样进行三维动力曲线的冲量分析,就成为运动动力学分析的重要任务。目前国内进行运动动力学分析的文章较少,其原因主要是测试所用仪器昂贵,不能在比赛现场测试及体育界介  相似文献   
12.
速滑运动员一年四大训练周期,最重要的是夏训期(冰期前)和冬训期(冰期)。若两期身体训练抓不上去,肯定影响运动员比赛的成绩。只有不断地超负荷的训练,才能使机体不断的适应,提高运动成绩。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非冰期的体能测试,对冰期训练的体能测试指标及评定,未见报道。而冬训期又是各种大赛繁忙时期,若体能训练不足,将对运动成绩产生很大影响。这样,很难了解运动员各训练周期的训练情况。根据C_Y-bex6000型等速测力仪前期测定结果表明,冰期后肌力总体指标下降明显。这种降低是训练不足还是疲劳所致,至今尚无知晓。本实验目的是在了解不同训练周期对人体机能影响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落地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四个运动环节的人体运动模型。雪板雪靴、足、小腿定义为环节1,大腿定义为环节2,躯干、头定义为环节3,上臂、前臂、手定义为环节4。根据平动动坐标系下相对动量矩定理建立了描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落地稳定性控制人体对人体质心动量矩的模型。模型是有效的,并能反应落地稳定性控制的内在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技术监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动力测试与摄像解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国家男子举重队占旭刚、石智勇等 9人的技术动作进行诊断和评价 ,为改进技术、提高成绩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抓举测试中一些运动员引膝角度不合理 ,展髋抬体幅度偏大 ;挺举测试中张国政引膝时间较长 ,压力调整不合理。跳步动作是维持接铃支撑平衡的补偿性动作 ,运动员杠铃上送距离较大 ,造成过大的回落距离和速度。占旭刚在挺举 180 kg接铃时杠铃回落的距离和速度过大 ,再加上其退让性缓冲不足 ,下砸力过大而导致动作失败。发力后接铃支撑时 ,人、杠铃压力中心移动过大和 Fz对 X轴出现大的单向力矩是失败的技术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录像解析、动力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进行三维动力学和二维运动学测试分析 ,根据技术动作的用力特征和运动轨迹的定量描述 ,得出抓举技术结构特征和主要技术影响因素 ,指出抓举技术的主要生物力学因子。  相似文献   
16.
人体运动是复杂的运动,但在运动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可抽象为做平面运动。高速摄影或高速录象的分析就是基于平面运动的理论进行的。在选定坐标系后,通过对关节点为测量和离散数学方法完成关节点的速度、加速度及运动环节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分析。一般在分析之前要对测得的关节点坐标进行平滑化处理来减少测量的随机误差。尽管这样用平滑后的关节点坐标为原始数据进行运动学量分析,有的运动学量的结果也不尽人意。一般关节点速度大家公认结果可用,而加速度结果含误差较大,对其结果持不可信态度。这只是可信度的认可但没有确定误差大小的判别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监测9名女子速滑运动员同等强度不同持续时间的专项训练前后血清睾酮(T)、皮质醇(C)、雌H醇(E2)、甲状腺素(T3、T4)的变化,探讨运动时激素变化特点及规律。受试者分别进行短时间高强度间歇性滑跳练习-5'×3、3'×5和长时间高强度力竭性运动-2(5'×3、3'×5)滑步滑跳练习。在运动前、后即刻采集静脉血测定各种激素含量。结果表明:短时间大强度间歇运动1小时后,血清T、C浓度显著高于安静状态,E2、T3、T4与安静时比较无显著变化;长时间大强度力竭性运动2小时后,血清C升高,E2、T3显著下降,T4与T无显著性变化,T/C比值下降显著。根据上述结果提示:短时间大强度训练后,血清T、C至同步变化,说明机体对运动及时间具有良好的适应。长时间大负荷超过2小时后,可能会造成人体内激素平衡紊乱,如T/C比值下降、T3、T4及已与T、C非同步发展,表明机体可能有潜在性疲劳。人体运动时血清T开始升高,随运动强度增加,时间的延长,血清T含量由高向低变化时,可能与疲劳有关。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适时地监测激素水平变化,有助于掌握运动员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速度滑冰运动员个体蹬冰动力特性与训练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对优秀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发现运动员心脏容量变化不大,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运动成绩却有大幅度提高。20年来心脏容量在18ml/kg-20ml/kg,最大摄氧量在80ml/kg/min-90ml/kg/min,都变化不大,运动成绩的大幅度提高主要是由骨骼肌代谢能力提高决定的。因而对骨骼代谢的有关方面进行研究受到很多研究人员的重视。60年代伯格斯乔姆(Berstrom,1962)创造了肌肉活检技术,使得对运动员骨骼肌纤维类型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发现了红、白两种…  相似文献   
19.
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助滑起跳、空中翻转、落地稳定性三个阶段动作的主要组成成分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给出了动作的调整要点及方法。指出了三个阶段的有机联系和前后的因果关系的统一性。同时也给出了训练中使用反馈控制原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放免技术对48名优秀速滑运动员、20名普通大学生基础状态下血清甲状腺素(T3、T4)、皮质醇(C)、争酮(T)等激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速滑运动员血清T3、T4较一般常人为低,差异显著P<0.05;T值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血浆皮值醇(C)则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男子速滑运动员安静时血浆皮质醇比未受训练者高.而女子未见明显差异。训练程度不同,血浆激素水平呈明显差异。健将级速滑运动员血浆T值显著高于一级运动员;T3、T4则较国家一级运动员低。皮质醇女子健将级低于国家一级运动员,而男子无显著性差异。提示T3、T4及T值可作为速滑运动员选材、评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