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身份”领域,既有研究多以“身体-身份-自我”为切入点来讨论关键性事件对个体造成的困惑,但因运动员身份的特殊性,现有研究对此缺少应有的主体性关怀。本文通过疫情中运动员的主观体验以及主体性应对的叙事,试图窥探出关键性事件中与“身份”相关的新维度。研究发现:疫情中运动员会因共时性和历时性“流动性危机”而产生身份困境,主体为应对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流动阻碍,会依据自身所处情境主动进行身份重构。基于经验材料,进一步呈现出了关键性事件对“时间”分割的结构性动力,以及个体如何利用“过去”以维持或重构身份,并发现“流动”这一概念或许能够丰富上位文献与实质性文献的理论阐释范围,也能为运动领域的“时间”“身体”议题形成社会性关注。  相似文献   
32.
首先指出网球运动和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在高校中的作用及其意义,其次探讨了影响网球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主、客观因素,以及高校高水平运动心理训练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心理技能测试,找出在心理技能上影响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特质自信心训练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3.
采用田野调查法,以广西境内部分民族体育项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不同类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路:仪式、祭祀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好的传承和创新就是原地的、原始的保留,慎重改编与创新;竞争、健身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立足于乡土社会进行传承,适当推广,但应进行规则规范、动作改编、技术创新以适应主流文化;娱乐、益智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以开放的眼光,积极通过乡土社会中的精英人士进行传承与创新,但不能脱离乡土文化生态之根。  相似文献   
34.
采用族群关系视角和质的研究范式,对兰溪古寨勾蓝瑶族长鼓舞进行田野调查,分析村落族群关系对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影响,归纳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衍生规律和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村落社会结构调整和族群关系变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最初的部落识别、血缘纽带、润滑矛盾、自我认同、符号媒介等,衍生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安全阀、文化认同、经济增长、社会调适等社会功能。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生计方式、民族政策、人口流动、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通过构建文化生态村实体,转变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完善民间社会组织,建立民俗博物馆等方式,促进族群关系与传统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5.
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随后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集娱乐性和实用性于一身,在参与定向运动中,要求智力与体力、自然生态与运动本身并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主要应学习定向运动工具的使用、定向运动的基本技术和野外伤害事故预防及急救等内容。学生通过定向运动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素质、独立生存能力以及对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高校开展定向运动也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36.
炮龙节是宾阳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宾阳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宾阳炮龙节形成的原因及历史、炮龙节活动内容、炮龙节事象的文化、炮龙节的功能及意义、炮龙节的当代变迁与保护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运用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南宁市下辖的部分乡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群众体育的发展进行研究.得出广西乡镇群众体育管理体制职能比较明确、管理人员资源潜力较大,经费投入增多等优势.但存在管理链过长、人员能力有待提高、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场馆建设、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待进一步统筹的不足.提出优化管理体制、设置符合当地实际的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拓宽资金来源、合理运用现有的场馆设施等发展乡镇群众体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把"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四个层次"的模式和"驱动-受动-调控-保障"模式相结合,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四部分重新构建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对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舞炮龙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有着其独特的民族特质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宾阳舞炮龙运动的起源、成因、表演形式及特点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对宾阳舞炮龙运动的文化精神及当代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课题组在采用田野调查法及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从板鞋运动发祥地出发,追本溯源,对板鞋运动的变迁与传承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板鞋运动的历史沿革大致可分成板鞋拳、板鞋武、板鞋舞、板鞋竞速等4个发展阶段.其中,板鞋拳是萌发阶段,产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军营中;而其他3种板鞋运动形式并无区分.土司的内、外政治环境促使板鞋武的兴起;娱神与娱人的需要繁荣了板鞋舞;价值重构使板鞋竞速得以发展.基于该研究,试图推演至其他类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为自然生境是民族传统体育萌发的物质基础;乡土秩序为民族传统体育注入了人文精神;意识形态革命与全球化冲击成为了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传承之殇;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与传承遵循建构-解构-重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