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篮球教学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是篮球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以篮球的实际教学为例,从学生的"学"出发,设计了一些篮球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找到关键错误,针对其及时纠正在指导学生自学或练习时,教师会经常看到学生多次重复一个错误动作而不能依靠  相似文献   
32.
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形式与手段僵化、教育内容具有意识形态性以及教育的内容与现实存在反差等.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采取如下对策: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到整个国家的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体系中,建立专门化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创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33.
长期以来,人们把习题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丢弃了习题“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功能。教师布置习题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强调机械的重复训练,而忽视了对习题的精心设计。这种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自然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遏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2001-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数量、类别、内容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论:国家体育总局社科研究立项数量呈现波动性变化;内容以体育社会学、体育产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为主,研究方法多样化,以文献资料、调查和数理统计法为主。建议:应紧扣社会主题,规划课题结构,拓展研究机构,鼓励跨学科研究,加强过程管理,促进体育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5.
我国高职教育是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各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以就业为导向,使得高职院校充满活力,办学适应市场需要,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一、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挑战目前,各类高职院校已近3000所,以就业为导向是市场竞争机制在高等教育的引入,使得区位条件即地理位置已成为高等教育办学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众多不发达地区的区域高职院校来说,以就业为导向,至少在以下四方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36.
张杨  王红卫 《新体育》2007,(4):42-43
与赫赫大名的中国体操男队一线阵容比起来,张尚武、李嵘杰、代腾飞、梁明声、周祝麟、冯喆这些运动员的名字并不为外界所熟悉。曾经带出这些“青少年冠军”的教练也同样默默无闻地当了近10年的“孩子王”,2004年才转入一线队执教。然而,每当体操中心主任高健在体操馆见到这位“孩子王”时总免不了喜上眉梢,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好样的!我没看错人!”  相似文献   
37.
对大学体育课学生心理负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心理学多种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课学生的心理负荷进行了定量的描述。探讨了心理负荷与制约因素的关系,研究了意向过程心理负荷曲线的变化特点,论证了心理负荷与学生体质、运动意志、教材喜爱度、课程形式的内在关系,并对典型的心理负荷曲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38.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果实现学生、教师、文体之间的良性对话,学生就会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培养。因此要在“读”字上做文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教师的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39.
王红卫 《科教文汇》2011,(2):8-8,24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在新课改中变化较大,不仅表现在教材的删改更合乎时代的要求,更表现在从注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这要求教师做好相应的角色转变。本文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并对其新旧角色的转化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