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篇
体育   8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这个“两主”关系,长期以来倍受关注。然而对于教学中的客体的研究则不档重视。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人除了把人类以外的事物作为实践的对象,还把自身作为对象。一旦人类本身成为实践的客体,就使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更加复杂了。  相似文献   
12.
从体育生物观到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代体育引入我国的历程,发现在我们体育的发展中,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的体育生物观,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回顾近代体育的确立历程,发现近代意义的体育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对于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为终极目标。人文观是体育自诞生之日起的核心价值观。近代意义的体育的确立的过程就是体育人文观确立的过程。我们应该实现从体育生物观到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3.
人的完整性要求在体育文化实践中关爱主体的精神需求,运动休闲中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也要求关注主体的精神愉悦。主体对自由时间与主观合目的性的掌握使把运动休闲视为审美游戏具有了可能。在主体实现运动休闲的审美游戏化后,对运动休闲中美与自由的观照,促使了运动休闲中主体层面的精神愉悦。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中主体的超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中清 《体育学刊》2006,13(5):18-21
人在体育中的主体地位彰显了人作为文化存在的要求。如果一旦主体失去了参于实践的文化驱力,体育就成为违背人性(自我完善)的了。塑造人(个体)的人文精神要求体育文化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育作为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人类样本而存在的个体的人。人的超越性本质的要求在体育中个体作为创造者、接受者和产物是“三位一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