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群众体育资源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群众体育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存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提高,但仍普遍存在着资源数量匮乏、资源质量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改善资源的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是中国群众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速度节奏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相关运动环节及铅球的速度节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滑步阶段的团身移殿-两腿摆蹬结束瞬间,移臀、两腿摆蹬动作配合的动作方向、距离及时间是决定各运动环节速度的主要因素。在右脚距离地面-右脚着地瞬间,右腿主动收拉右小腿是保持身体运动惯性,维持身体重心继续移动的重要环节。移臀与积极蹬右踝动作是滑步阶段整体速度行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进行回顾总结。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学报刊载的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论文数量最多。学报在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社会体育指导员、学校体育管理、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公共体育服务等领域刊载的多篇论文开创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天津市青少年生活方式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青少年青少年生活方式与健康总体情况良好,青少年生活方式与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存在运动锻炼不足的问题,不同性别、学校性质、年级交互作用下青少年生活方式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在校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校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青少年课余体育活动开展与体质检测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但青少年进行自主体质健康教育的态度良好、意愿强烈、能力较强。提出加强专业化体质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回顾与总结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内因、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良性运行的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目前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呈现鲜明的过渡型特征。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也存在着某些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监管机制包括自律、互律和他律三个方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监管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律机制不健全,他律机制待完善,同行互律机制缺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强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内部治理、探索社会化管理模式以及加强政府监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在界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提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含义:指公共组织考虑到公民的生活娱乐需要,能够按照全国一般和一致的标准,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均等化地享受公共体育服务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但是我国当前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机制无法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为了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性质辨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定位是事关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属于非营利组织范畴.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属于纯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体育社团.基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应该将其定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今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应该发挥自身能动性及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积极运营实现"自我造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实体化程度不高已直接影响到俱乐部的健康持续发展.指出俱乐部实体化是通过一定方式整合资源,实现俱乐部在基础条件、组织管理、活动开展、能力建设等方面自我发展的过程.俱乐部实体化的目的是要形成健全的组织和人员、规范的管理制度、多元化的资金来源、较强的发展能力和社会影响能力,能够依托社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真正成为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体育社会组织.最后,针对当前俱乐部实体化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