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苏玲 《体育师友》2010,33(2):56-57
体育素质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学校要肩负起教育的时代责任,努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实现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加强学校体育管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使学校体育更好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2.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技责任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重要使命。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责任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对他们的发展和成才有帮助,而且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意义重大。加强大学生科技责任教育要注重导向,发挥高校教育职能,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大学生的状况。近年来,由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整个社会价值系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责任的确认和担当。从全球化、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文化因素、新技术革命等方面探讨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现实背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惩罚”是一种呵护,是一种艺术。要掌握好罚的艺术,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  相似文献   
15.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国际形势专题”讲授,对抓好国防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养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平台。科学认识我国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定位其目标任务,规范其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国际形势专题”的教学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忧患意识、主体意识,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合作办学背景下,面向师范类专升本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而言,师范类专升本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基于此,探究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构建并应用SPOC模式的具体步骤,分析了其教学效果,并阐述了所产生的教学启迪性价值,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其中听、读属于输入活动;而说、写、译属于输出行为,该行为反映了一个人的实际语言应用水平。听力理解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足够的听和读的练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听力水平呢?  相似文献   
18.
1936年9月至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陇南成县,在境内休养补给,进行整编。曾在甘肃成县、徽县等地建立苏维埃政府,组织"成徽两康"战役,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等地方武装,为北上抗日、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红军的长征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成县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苏玲 《教师》2010,(19)
人体与周围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人体活动的田径运动健身锻炼更是与环境不可分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阳光、空气、水、气候、动植物等各种因素的综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环境是指社会经济条件、劳动每件、生活方式等.本文探讨走跑健身锻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找出相应的策略,对减少意外伤害,提高锻炼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习参与度成为衡量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和任务的重要指标之一,混合式学习使教学更具优势。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视角,以A大学为例,通过问卷及平台数据进一步验证学生特质、结伴效应、教师推动、课程认知、学习平台对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影响,并由此提出相关策略,以期提升学生在线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