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7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69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综掘机一般适用于岩性较软的泥岩、砂质泥岩巷道掘进,对于掘进中遇到的较坚硬岩石,综掘机施工速度大大降低,而且综掘机刀具磨损严重,使用寿命大幅降低,掘进成本剧增,必须采用辅助松动爆破,在硬岩中形成一定数量裂隙群,保证综掘机顺利工作.  相似文献   
32.
本文简述了管控一体化管理系统在煤炭港口行业的应用,着重阐述了生产客户端程序的程序功能和应用。生产客户端程序作为管控系统中重要的内容,它有力地提升了生产过程管理和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3.
34.
今年是郭沫若逝世十周年,最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华东师大龚济民、方仁念两位副教授合写的《郭沫若传》,无疑这是一个很好的纪念。这部三十六万字的传记,把郭沫若这位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的一生,真实而又生动地描绘了  相似文献   
35.
全面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弦歌不辍,对文科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云南昆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文科教育深厚的历史传统以及凝聚民心的实现需要,为西南联大文科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基础。西南联大恢复文科研究生教育,逐步确立了严格的招考制度,通过实施导师制、建立课程体系、开展多样化的科研训练等途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并通过实施毕业考核、奖助学金等制度保障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西南联大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科人才,研究生培养呈现出严进严出、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学关系和谐融洽等特点,对当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6.
在知识经济的概念被提出并被广泛接受之后,人们自然便提出这样的问题:世界发达国家处在知识经济的什么阶段?怎样确定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和水平?这些问题对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制定面向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和科学决策,乃至在下世纪中叶顺利实现第三步宏伟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7.
杂交水稻技术与中国知识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7年以来,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讲话为标志,中国掀起了一股"知识经济"的研究热潮.但是,当前国内对"知识经济"的某些说法容易给人一种错觉或误导,似乎发展知识经济就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相似文献   
38.
39.
郑刚 《青年记者》2012,(36):60-61
"人民,是我心中的太阳!"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张彦平一语道破了新闻媒体应秉持的风格。企业报不仅是企业党委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工具,不仅担当着传播先进理念、企业科学发展的重任,不仅是一张企业交流的名片,更应成为引领职  相似文献   
40.
留学生群体是近代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开创者和教育史学术研究的奠基人。在理论层面,他们着重对学科基本范畴进行厘定,努力构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新范式。一方面,受留学经历的影响,他们的学科意识明显增强,更多地关注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通过对学科概念及研究对象的探析,夯实了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他们还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教育史观,尤其是实证主义教育史观和相对主义教育史观的提出,为探究中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性,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在实践层面,他们躬耕教坛,着力完善“中国教育史”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培养研究人才,为学科发展提供新生力量。总之,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留学生群体,立足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追赶时代潮流去把握中国教育史研究的趋向,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创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