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招收两年制专科是我院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它吸收我国体育战线的精华人才,为他们深造、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几年来,两年制专科为我院学科的发展和培养多层次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按照国家体委对我院两年制专科的招生要求,学生必须是全国各运动队运动员,专职体育工作者,并且要求有五年以上工作实践。如何让不同文化知识和年龄层次的专科学生真正学到田径知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给国家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必须针对专科的实际,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本文试图总结自1984年以来教学经验与教训,通过调查访问有经验的教师、毕业和未毕业的学生所获得大量数据的分析,提出我院运动系专科田径课教学模式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优化控制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背越式跳高的主要技术环节设置信息标识进行优化控制,以加强反馈信息量与信息强度,使教与学达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动因及制约因素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对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动因及制约因素的分析,论述了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田径赛前训练内容、手段与方法及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研究的方法,对口径运动赛前最佳竞技状态调控中两个不可缺的重要环步,即赛前训练内容、赛前训练手段与方法及赛前心理训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丰富田径运动赛前宽技状态调控理论与方法提供一些方法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格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教育质量回溯调查和前瞻研究"子课题,重在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进行考察。在对本专业学生培养规格进行理论分析和总体定位基础上,提出该专业学生的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模型,从而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高校田径教学质量,将董奇、周勇提出的"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理论"引入到教学中,在教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自我监控教学在高校田径教学中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  相似文献   
17.
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作为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现代体育高端人才的重要来源,也是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和效果优劣的重要标志。在多年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基础上,依据现阶段研究生培养实际,提出体育学科研究生"一个平台三种模式"多层次学术交流体系和工作模式,旨在为体育学科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散手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对散手踢、打、摔攻防动作的训练;二是指这些技术动作如何在比赛中,在攻、守对抗的情况下合理、适时和有效的运用与发挥。技术训练的目的就是使运动员建立正确而完整的各类攻防动作的技术概念,提高做动作时肌肉用力的协调性和敏锐的肌肉用力感觉,培养准确、熟练、巩固、稳定的技术风格,以熟练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能在比赛中灵活自如地运用。技术训练应和身体素质训练、战术训练结合进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和提高技术的基础;战术的发展对身体和技术也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  相似文献   
19.
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教育实习基地、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管理、实习成绩评价、教育实习外环境等现状,从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育计划、教育思想的改革来优化体育教育实习,从内部结构的改造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从多学科之间的资源互补以及实习生专项技术的全面搭配来优化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  相似文献   
20.
休闲体育作为高校大学生健身的主流选择,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选择和质量的提高,也是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展示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与时尚追求的互动关系及影响因素,提出引导大学生休闲体育与时尚追求互动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