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69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01.
为了解决某款非道路四缸增压柴油机下排气大、滴机油的问题,对现有柴油机通风排气管位置和分油器结构进行改进。通过结构改进,下排气明显量减小,机油消耗量降低51%,不仅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2.
课堂改革是"三教"改革的重要抓手。为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支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破解职教课堂教学真实问题,职业院校课堂亟须进行深入的重组和升级。为此,基于"三教"改革关键要素,构建关注教师发展、重视教材研制、融合多元教法的"多彩课堂"。通过"多彩课堂"对浙江省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进行改革实践,构筑"一课多师"的教学新格局,重构教学项目,创设理虚实一体化学习空间,运用多样化信息技术及多维度课堂评价,精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支持课堂教学持续改进。针对职业教育课堂改革现状,从路径创新、资源开发、要素重构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打造创新协同的新型职业院校类型课堂。  相似文献   
303.
明代辽王在荆州的崇道活动与其政治命运密切相关。辽藩在经历了从受宠到被猜忌的过程中,与道教结下了极深的渊源。道教帮助第一代辽王逃离了政治压迫,但也恰恰是道教致使末代辽王覆灭,成了儒家精英对抗明世宗宗教信仰的政治牺牲品。末代辽王朱宪以其天资卓异,谙熟玄理,于佞道之世宗时深受宠幸;世宗晏驾,登基之穆宗一反前朝亲近道教之举,对因奉道而宠之人加以打击,朱宪即由此劫而遭废黜。废辽事件虽与朱宪本人恣行放纵的个性有关,但对其治罪却是一起政治迫害。辽藩之政敌借儒生官民对明世宗奉道的仇视,进而栽赃陷害宪,罗织罪名,甚至诬陷其谋反,宪遂成儒家精英对抗明世宗宗教信仰的政治牺牲品。与此同时,辽藩的崇道活动对其封地荆州的道教传统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4.
采用文献资料法,诠释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认为:"武不尽势"是从中国武术表象形态的多样性层面对中国武术"博大"进行的整体性描绘;"势无穷意"是从中国武术表象到意境的超越性层面对中国武术"博大"进行的准确性论述;"意在体悟"是从中国武术思维范式的实践性层面对中国武术"精深"进行的深入性表述;"悟贵恒坚"是从中国武术体认过程的持久性层面对中国武术"精深"进行的全息性论断.  相似文献   
305.
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拳种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视角,以中国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拳种进行文化学分析,提出拳种意识.以梳理武术教育发展的几个时期的历史特点为前提,对当下武术教育的统一化、单一化技术传播模式,缺少文化内涵,受竞技意识主导等问题进行原点上的反思.指出拳种以其高超的技术、博大的理论和深邃的精神思想构成了传统武术的基本文化单元,是中国武术文化赖以生存、发展和延绵的根基,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只有强化拳种意识,未来的中国武术教育才会有血有肉,才会生机盎然,才会实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306.
中国武术创造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09,6(3):F0002-F0002
对于中国武术在近一个世纪的创新,尽管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时至今日我们的创新成果的推广却收效甚微。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忽视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应该来自于传统。因为,“文化原创力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本土优秀历史文化创造性的延伸,是对世界文明成果的继承与超越”。中国武术有着足以令人骄傲的历史和令人艳羡的物质支撑。随着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祖先为我们积淀起来深厚的传统,留下无比丰厚的资源。故此,我们对中国武术的创造,不应该脱离传统,而应该有足够的本土情怀,应该对传统多一份温情。而且,武术“脱离广阔的当代社会生活注定没有出路,背弃深厚的文化传统无异于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307.
WMA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09,6(8):F0002-F0002
2009年夏天对于中国武术而言,“WMA”的横空出世无疑是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值得中国人、中国文化人、中国武术人备加关注的一件大事。如果我们不从技术意义出发来看待刚刚起步的WMA,我们就会发现:WMA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已经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内引起了广泛的热论,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赞许.因为,从WMA组织者的发起意图来看,强化和追求“文化”的意义,在WMA赛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08.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09,6(9):F0002-F0002
WMA的元年赛已经结束。作为一个处女赛事,在走过它的诞生期后,如何健康的成长,已经摆在了所有参与、关心WMA赛事人们的面前,并且,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WMA需要完善,需要前行,更需要精彩。  相似文献   
309.
对于武术人而言,不同的套路动作与不同的拳种流派技术,往往是区分武术人师承关系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之一,所以,对于中国武术中的套路认同、拳种认同,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中国武术认同中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人们对这些不同风格的套路、拳种的认同,构成了大众对中国武术的认同。认同是一种接纳,或者说是一种承认。对于武术人来说,认同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对不同套路、不同拳种流派的认同,则是保持中国武术多样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10.
2008年,对于中国武术而言,无疑将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这一年,武术第一次在奥运会比赛期间得到完整的展示。当然,对于国人而言,武术未能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还是难以释怀,并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