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9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31.
陈小平 《教师》2014,(10):72-72
本文围绕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证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数学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32.
<正>数学学习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种方法.学习过程评价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教学大纲的具体规定,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研究需要进  相似文献   
233.
以淮安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铸诚信、促内需、惠民生"共同行动为背景,结合图书馆创新服务实践,探讨了淮安市图书馆文化惠民的宗旨、理念与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34.
学位论文内隐着学生的能力,外显着学位的效力。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应内隐三个能力:构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整合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理解职业和介入职业的能力;外显三个效力:法律效力,学术效力,职业效力。为解决形式、标准、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理想模式是:以研究结果为依据对形式进行分类,统合各个体系和主体的标准,充分整合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环节,以档案袋法聚集学习结果并实行模块化评价。  相似文献   
235.
分析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和标准的两个案例,对完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和标准提出了建议。认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和标准应全面、具体地内化研究生培养目标,重点考察研究生理解职业和介入职业的能力;应以研究结果为依据对学位论文形式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标准,同时为基础研究的选题保留适度的空间。  相似文献   
236.
校长的专业领导力并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校长在领导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包括校长所具有的知识、态度、情感、意识、愿望、教育价值观等等。校长专业领导力更多地体现为全校教职工愿意追随校长所倡导的正确的教育价值追求,焕发工作热情并激活自身发展潜力,向着预定的教育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37.
体育项目中的训练与过度训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多种症状都支持对过度训练(OT)的探查。测量血清尿素(SU)和血清肌氨酸激酶(CK)值,除了对优秀运动员进行诊断和分析之外,也用于对运动员日常训练状态进行监控。因此,我们将根据不同运动员,同一运动员的不同状态,对这些指标的意义进行检验。方法:测试时象为具有国际水平的赛艇运动员,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对这些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测试。结果:6981例血清尿素测试样本(男运动员717人,女运动员285人)表明, 数据呈现出一种轻微不对称的正态分布态势(男运动员80%,5~7mmol·L-1;女运动员75%, 4~6mmol·L-1)。女运动员的数值比男运动员约低1.5mmol·L-1,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以 8.3mmol·L-1(男运动员)和7.0mmol·L-1(女运动员)作为判断运动员过度训练的固定阈值是不可靠的。在运动训练中,肌氨酸激酶(CK)也已被作为判定肌肉紧张的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评价。2790例肌氨酸激酶测试样本(男运动员497人,女运动员350人)显示,数据的频率分布为不对称的正态分布,在100—250U·L-1的区域内具有明显偏向高值区域的趋势,在250~ 350U·L-1和1000~2000U·L-1范围内分布频数明显升高。男运动员的最高值为3000U·L- 1,女运动员最高值为1150U·L-1,个体差异显著。血清肌氨酸激酶水平长期较低的运动员显示出小的数值变化;血清肌氨酸激酶水平长期较高的运动员在数值上显示出显著的变化波动。结论:这两个参数也许都有助于从大量样本中测定个人数值基准线。对这两个参数的测量至少应该在标准条件下每3天进行一次。如果在一段时间的训练(2—4天)后同时观察到参数数值显著升高和训练耐受力降低,则表明机体的分解/合成代谢活动或训练耐受力不足的可能性升高。  相似文献   
238.
德国训练学热点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1,21(3):43-46
训练学是一门对训练规律和行为进行研究的体育学科。长期以来,训练学的研究在德国受到高度重视,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德国围绕“训练学学科名词”展开的争论引发了对“训练学”学科范畴和内涵重新限定的思考;对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的挑战使德国运动训练界面临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指导思想的重新塑造;新的“训练适应机制”的问世撼动了“超量恢复”理论的根基;把“力量训练”作为长期系统的研究课题为训练理论的充实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上述热点问题研究的述评,为加深了解德国训练学科研究的新动向,进而把握世界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9.
反应力量和反应力量的训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1,21(5):36-39
“反应力量”是指肌肉在由离心式拉长到向心式收缩时,利用弹性能量在肌肉中的储存与再释放,以及神经反射性调节所爆发出的力量。目前在许多国家将反应力量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素质进行研究和训练。反应力量的发展主要受弹性能量的产生、储存和再利用过程、运动神经的调节以及“拉长-缩短-周期”的影响。反应力量可以通过专门训练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40.
结果是指专项运动成绩或构成专项运动成绩的能力要素,是对竞技能力水平综合和静态的描述,是一个阶段训练的成果;过程是对一个训练阶段或一个具体练习手段的动态描述,是对造成结果原因的分析。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关注是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它可以更加真实、深入地了解和认识项目特征,在源头形成正确的训练方向;更加突出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全面和完整地把握训练和比赛的全过程;更加强调动态和变化,从体能和技术两方面控制运动员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