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9月28日,全省档案馆与文化建设研讨会在眉山召开。会议深入交流档案馆助推文化强省建设的做法经验,探讨下一步工作思路。眉山市委常委、秘书长汪树槐出席会议并致辞,省档案馆副馆长周书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2.
魏源 《四川档案》2020,(6):23-25
<正>档案馆保存着大量丰富详实的档案资料,发挥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利用好馆藏档案资源,宣传好档案文化,传递好档案声音,丰富档案文化宣传活动十分重要。近年来,各地档案馆通过流动办展、专题研讨、开办专栏、编研史料等方式加大档案文化宣传力度,让档案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23.
魏源 《时代教育》2015,(5):186-187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教学过程基本上遵循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才市场的规律,用新时期的金融服务领域和货币银行业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来指导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在专业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对现代货币银行服务产品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对市场的适应性和岗位就业能力,努力实现本专业毕业生的上岗就业。  相似文献   
24.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4-2006三届网球大师杯14场单打比赛15名选手首末盘比赛的发球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揭示世界优秀网球单打选手首末盘发球战术及效果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旨在为我国网球的科学训练和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将其归纳为机械损伤学说、代谢学说(包括能量代谢紊乱学说、细胞内钙稳态失调学说和自由基学说等)、炎症反应学说等不同假说。认为: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机制仍处于探索之中,应综合机械损伤和化学损伤等假说解释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  相似文献   
26.
研究目的:观察活性肽对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微损伤及修复的营养干预效果。研究方法:以大鼠离心运动为模型,分别观察补蛋白和补肽对运动后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补肽比补蛋白对运动引起的骨骼肌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且对其恢复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2)补大豆蛋白和大豆活性肽都可减轻抗结蛋白抗体染色脱染和增加抗波形蛋由抗体对波形蛋白的免疫反应分值的现象,但大豆活性肽的作用效果更佳;3)运动后,血清CK活性和MDA含量升高,CK在运动后24h达峰值,48h以后逐渐开始恢复,MDA在运动后24h达峰值,72h以后才逐渐开始恢复,但CK和MDA的变化没有相关性,补肽在24h左右就能抑制运动后CK活性的升高,在48h左右就能抑制运动后MDA的升高,而补蛋白在运动后72hCK和MDA的水平还不能恢复;4)运动后,尿3-MH含量急剧上升并在即刻达峰值,48h以后开始恢复,补肽比补蛋白对运动引起的尿3-MH含量升高的抑制作用更佳,且对其运动后的恢复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5)运动后即刻骨骼肌β葡萄糖苷酸酶含量急剧上升并达峰值,直至运动后72h仍没能恢复,运动后骨骼肌G6PDH含量明显上升,在运动后24h达峰值,直至运动后72h仍不能恢复,甚至还稍有上升;补大豆多肽能显著降低运动引起炎症反应两种标志酶升高的作用,但补蛋白对其变化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研究揭示了活性肽对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和修复有很好的营养干预作用,其机制主要体现在促进运动后微损伤的修复方面。  相似文献   
27.
丙酮酸补充与运动能力(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丙酮酸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膳食补充剂.已有的研究均提示:丙酮酸可能在促进减体重,特别是减体脂、改善运动情绪、增加肌肉耐力和运动能力、抑制自由基生成和促进自由基清除和抗疲劳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丙酮酸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推荐剂量条件下,丙酮酸长期使用的实际作用效果, 性别差异、训练水平和训练方式对其作用效果的影响,以及丙酮酸与其他运动补剂的交互作用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8.
以大鼠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为模型,观察了牛磺酸(taurine)对力竭运动时骨骼肌红肌线粒体自由基代谢和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后即刻,红肌线粒体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下降、Na^ ,K^ —ATP酶活性有下降的趋势,补充牛磺酸能阻止SOD活性下降和维持GSH的水平,并使Na^ ,K^ —ATP酶活性明显升高,提示力竭运动使红肌线粒体自由基代谢加强,牛磺酸的抗氧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运动过程中增加的氧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使Na^ ,K^ —ATP酶活性升高有助于保持酶活性的稳定性,牛磺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线粒体膜转运Na^ ,K^ 的能力。  相似文献   
29.
建立三种强度长期训练模型,通过对心肌力学指标、肌节长度的测定和心肌纤维纵向行走情况的观察,研究长期训练中训练强度对心肌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长期高强度间歇训练不能对心功能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影响,甚至可能对心肌舒张功能产生损害;长期耐力训练可对心功能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影响,但心肌收缩功能和心肌舒张功能对长期耐力训练的适应能力并不一致,心舒功能的适应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30.
动画人员仔细研究了许多种海洋动物的游泳动作,尽可能真实地表现它们的运动。例如在影片中马林和莱莫用胸鳍划动游泳,而多莉则是靠摆动尾鳍使身体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