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8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因电动自行车超载、超速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因此出台了限制电动自行车出行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沈阳市也于2012年出台了相关文件,并于2013年5月正式开始执行.为公共交通安全的考虑出台限制措施本无可厚非,但配套措施的缺乏以及对公民宪法权利的轻视,使得政策推行困难重重,被电动车使用者大量诟病.从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的角度出发,应提高立法层级,保证下位法对上位法的服从与不越位,并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公民道路通行权以及合法财产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32.
33.
古神话,古传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遭际。一方面,许多学人以为,神话传说“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对其采取鄙弃态度,孔夫子便是这样做的。他的“不语怪力乱神”,除包容着明智的唯物倾向外,也含有轻视神话传说的意味。既然“子不语”在先,一切不违“圣人言”的后儒,当然就却步于神话之前了。这样,中国致力于神话搜集整理工作的,多是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野史笔记作者。翻一翻“四库全书”等御制丛书,便可得见,神话传说大都列入小说末流,不能登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34.
“文明冲突决定论”的偏误冯天瑜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40余年对垒格局的终结,新的国际秩序正在重组。西方在一阵惊喜之余发现,冷战的结束,并未使和平红利唾手可得,种种矛盾冲突纷至沓来,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的前景,似乎变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35.
一腔热血勤珍宝 ,洒去犹能化碧涛。诸君翻阅的这本册子 ,是先父部分收藏的结集。承蒙湖北教育出版社厚意 ,这批藏品在历尽劫波后 ,今天能以精美的书卷形式介绍给同好者欣赏、研讨、采用 ,以尽文物作为“天下之公器”的效能 ,实在令人快慰。一先父冯永轩 (永宣 ) ( 1 897— 1 979) ,号德清 ,生于湖北黄安 (今红安 )城关附近冯家畈的一个农民家庭 ,少时半耕半读 ,因其刻苦好学而又家道清贫 ,族中决定以族产资助 ,方得升入中学 ,后毕业于在信阳的河南省第三师范 (河南信阳与湖北黄安邻接 ) ,由于成绩卓异 ,破格任教中学。 1 92 3年 ,入武昌师范…  相似文献   
36.
有一種解釋中國近代化進程的理論叫做“衝擊——反應”論,認為中國社會本是一個封閉自足體系,只是受到西方衝擊以後,方被動反應,勉强走上近代化歷程,西方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影響是中國近代化的唯一動力。這種理論是不符合  相似文献   
37.
1929-1933年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某些学人不同程度地以欧洲模式裁量中国历史,把中国的中古(秦至清)与西欧中世纪相比附,纳入"封建社会",导致"封建"概念的泛化.  相似文献   
38.
《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 第10期刊发陈希亮同志的评论,对拙著《"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提出意见,指出该书存在年、月、日在中、日、西历之间换算时发生的一些讹误,我感激莫名。当然,陈文所示诸点中,也有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的处所,作为被评者,除因受益而欣然外,也有义务  相似文献   
39.
在晚清到民国这一时期,湖北、特别是鄂东产生了一批大师级文化名人;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看,则因其正处于古与今、中与西的时空交结点上。而且,张裕钊立足于自己文化的精粹,并尽力去发掘和发扬它,这种文化对外国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0.
世纪之交的文化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的文化断想冯天瑜时代的步履已悄然逼近21世纪。面对新的百年和新的千年,人们异样兴奋而又惴惴不安,呈现一种“世纪之际的焦虑”。这是因为,今日人类面对的机遇与危机都是前所未见的,其生存状态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以20世纪初叶电气化、20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