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54篇
科学研究   5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本文通过"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阐述了本院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以期引起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2.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融合教育过程中,家长、普通教育学校、政府、社区都会对残障学生提供各种支持与服务。我国的融合教育是以"随班就读"的形式进行的。国外有些发达国家的融合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值得我们从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做出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53.
为提高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中自动化轨道吊(automated stacking crane,ASC)的作业效率,研究箱区动态接力点对双ASC作业效率的影响。考虑双ASC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距离、相互冲突等因素,建立以最小化双ASC最长完工时间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与固定贝位接力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固定贝位接力模式,动态接力点模式下双ASC的作业效率更高。在不同规模算例背景下,将遗传算法与CPLEX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正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语文课堂的翻转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尝试、新目标。校本化背景下的课堂,更加体现对学生差异的尊重,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张扬,也有利于学生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一系列校本化的变革下,我将目光放在了课堂评价上,着力于评价差异的探究,增强多元评价意识,修炼评价技巧,探寻有效评价策略,实现差异共享,提升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素质。  相似文献   
55.
56.
<正>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只有将现今的社会进步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生活环境进行结合,才能够让学生在各个方面获得成长和进步,同时为实现新的教学变革以及完成新课标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还能够改变传统枯燥的课堂环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对知识急迫的渴求性,让学生自己领略到  相似文献   
57.
张悦 《英语广场》2020,(4):32-33
本文是一篇关于老舍散文的汉英翻译实用报告。散文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体,可以是抒情、叙事、记录和寓言,其形式和内容是灵活多样的。本文以郭沫若的翻译理论为指导,对所选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进行了案例分析,发现译者采用了"风韵译""创造论"和"共鸣说"的翻译理论,试图最大限度地保存"原作的风姿"。  相似文献   
58.
一、案例描述人是情感的动物,没有真挚、高尚的情感,人在精神上就没有成熟。亲情是情感树上最绚丽夺目的一朵鲜花,任何辞藻都无法装饰亲情,它的质朴之处就是它的动人之处。它只要我们真心真意去感受,真情真诚去表达。亲情值得讴歌,因为它开垦了生命的荒原;亲情值得书写,因为它展示了生命的魅力。教会学生将感受到的亲情淋漓尽致地加以传达,实现的是学生与自我的精神碰撞,是对其灵魂的烛照与洗礼,是对高尚精神生活的展示——当学生让亲情在笔底流泻,他们托起的何尝不是鲜花般的生命!这节作文教学课,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静静感受亲情,充分地表达…  相似文献   
59.
60.
体认鲁迅,因"人"到"文"——鲁迅文学作品教学路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峻急而沉重的教学话题 文本误读有时恰恰因为“人”的误读。 学生的误读表现在对鲁迅性情的认识上。凭着教材中的鲁迅文学作品.学生对鲁迅的性情认识是一个封闭而简单的怪圈:鲁迅给人的感觉总是难以接近,无论在时间距离还是在心灵距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