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3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听一位教师教授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师先是让学生观看了<乌鸦喝水>的录像片,然后介绍:"乌鸦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这些办法可以称之为'策略'."  相似文献   
62.
清代福州慈善事业极其发达,有育婴、保节、济贫、丧葬等类型的救济机构,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官绅合作色彩浓厚等特点,正是因为社会力量雄厚,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对慈善机构建立较为严密的管理体系,才使得福州善风浩荡,成为东南慈善之都.  相似文献   
63.
常听老师们抱怨:一个题目都做过、讲过、考过无数遍了,不知道为什么学生还是掌握不了!对此问题,我们不妨从三次“相同内容的”课堂实践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社会要求,培养高素质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必须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注重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和谐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人与环境、与他人、与自身都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以培育"和谐学校人"为宗旨,以人为本、和谐统一、团结友爱和自主发展是其主要特征.在和谐学校文化的内容结构中,学校人与环境的和谐是外层,学校人与他人的和谐是中层,学校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内层.和谐学校文化与教学是一种循环互动关系:一方面,学校人需要在和谐学校文...  相似文献   
66.
针对电动汽车无序充放电影响传统微电网稳定性及经济性问题,建立一种根据电动汽车随机负荷种类分时段调度模型,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同时,对传统微电网优化收敛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自适应遗传优化算法(SAGA)。最优保存策略结合自适应调整交叉变异概率,解决遗传算法多样性问题,从而改善收敛速度与精度。通过建模及仿真计算,证明该方法在含电动汽车的风光柴储微电网优化中,能较快收敛到最优解,提高了微电网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67.
高等院校经济学类的教材,普遍存在教材庞杂、冗长;教材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教材内容落后于现实经济生活,并且缺少金融改革实务性材料。文章通过对目前高校经济学教材显著滞后于经济现实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8.
儿童朴素理论将研究的取向从“儿童的概念形成观”转变为“儿童理论发展观”,该理论尤其关注儿童原有的观念与科学理论之间的相似性与内在一致性,即二者之间具有的相似的性质、相似的功能、相似的发展过程。这给科学教学理论带来了新的视野,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理论探索性地建构出科学教学中应遵循的科学教学原则,以及可能的科学教学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69.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是教学领域中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根本任务的差异,决定了其间不存在谁指导谁、谁脱离谁的问题,但二者却以教学目的相维系,使"真际"与"实际"共同纳入"应然"的轨道;与此同时,二者操作程序上的差异则促使其关系在"应然"的轨道中,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客观上必须经过一个"筹划"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揭示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关系在其契合状态上"恒矛盾中求和谐"、契合支点上"筹划者与实施者的同一"、契合过程上"循环式发展"等特征.  相似文献   
70.
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虽然同为教材家族中的成员,但二者的理解范式不同,前者侧重关注意义生成,后者侧重实现跨界联通.面对信息、网络、媒介技术的融入,教师教材理解应聚焦核心概念,促使教材文本意蕴和智能意义相关联;突破单学科体系,形成学科逻辑—心理认知折中式的"思考视窗";构建"沉浸式"学习空间,促使普遍知识规范与"差异性语境"的融通,转向意义生成与跨界联通的融合,在平衡与协调中实现教师教材理解范式的持续迭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