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758篇
科学研究   81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01.
曹会玉 《儿童音乐》2008,(10):54-55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可见,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觉,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让音乐诱发起学生的兴趣,引起美感,产生共鸣,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在审美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提高音乐的审美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102.
我打开录音机,在轻柔的江南民歌《茉莉花》的乐声中,我微笑着问:“你们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的名字吗?”学生们纷纷说知道,歌名叫《茉莉花》。我开心地表扬学生们见多识广,“可你们知道吗,这可是一首地地道道的表述早恋情结的“情歌’哩”。此时,教室里开始出现笑声、小声的谈论声,  相似文献   
103.
《忐忑》已不再是简单地形容心情的词语了,它已被众多男女老少哼唱在嘴边。本文将从词曲原唱者龚琳娜以及词曲引起的社会争议进行自我感受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4.
近几年来,我国声乐界出现了"原生态民歌",这个现象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业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原生态民歌逐渐消亡的现实,笔者尝试大学生音乐教育与原生态民歌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原生态民歌的传承问题,使得原生态民歌得以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05.
取材于云南文山、由文山本土作家创作电影的《阿峨之恋》是一部以壮族民族综合文化为题材(如:壮族版画、壮族民歌、壮族服饰等等)而创作的彩色故事片,于2008年10月13日公映,被誉为"新时期"的《刘三姐》。本文主要围绕影片对壮族原生态民歌等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用、以及影片中壮族民歌合唱与对唱的应用这些角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6.
初中音乐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树立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歌的自豪感,通过了解民歌文化背景,对比欣赏不同体裁的民歌演唱,结合地方方言学唱,融合多种形式的表演等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中国传统民歌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传承中国传统民歌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7.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有关爱情的纯真与美好也反映在诗歌中。《诗经》和北朝民歌中有大量的爱情诗,其中有些诗歌展现了男女之间比较自由的爱情生活,尤其是刻画出了一些勇于追爱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对所钟爱的男子大胆表白、率真干脆,往往直截了当地表达出要与所爱之人白头偕老的愿望。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诗经》和北朝民歌中的这类爱情诗歌,分析二者在女性形象、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的相似性,并分析地域的相似性、汉民族文化上的传承性和较少受礼教影响是产生这种相似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太行抗日民歌在创作时借鉴了许多优秀古典诗词元素,这些诗词元素的运用,使太行抗日民歌具有了更高的表现力和艺术欣赏性.文章将从形象寄托之比兴,遣词造句之对偶,填补音节之衬词,谋篇布局之复沓等四方面探讨太行抗日民歌中的诗词元素.  相似文献   
109.
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主要任务是沉浸于这些诗文,对诗文加以内化(了解和欣赏),而且注意记诵和积累,让经典成为自己文化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认识《诗经》,以及汉乐府民歌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是读懂古典民歌的前提,但是,要真正读懂,必须读懂古典民歌的绘画美和情感美。  相似文献   
110.
明代民歌常用茶来作为情爱的比喻,茶是婚姻的符号.明代茶区流传一种特殊类别的民歌,即采茶歌.采茶歌对茶区民俗有一定反映.利用明代民歌中有关茶的资料来研读明代历史有其特殊意义,这些材料真实地呈现了民间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