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9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教育   50154篇
科学研究   2553篇
各国文化   145篇
体育   1546篇
综合类   1072篇
文化理论   242篇
信息传播   2698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812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1047篇
  2020年   1196篇
  2019年   904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816篇
  2016年   1710篇
  2015年   3737篇
  2014年   9027篇
  2013年   3272篇
  2012年   3518篇
  2011年   4280篇
  2010年   4142篇
  2009年   3875篇
  2008年   4433篇
  2007年   3399篇
  2006年   2533篇
  2005年   2317篇
  2004年   1449篇
  2003年   1446篇
  2002年   1007篇
  2001年   912篇
  2000年   538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章通过对一次文献满足率和查全率的分析。提出了讲授“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等建议,以唤起对情报检索边缘理论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62.
63.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接受式学习方式仍然主宰着教学主阵地———课堂。于是,“把学习还给学生”的呼声四起。《新课标》也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有的人会把“以学生为本”等同于“儿童中心”或“学习者中心”,完全由着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走上了另一个“无序教学”的极端,忽视了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担负的责任。那就需要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那么,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什么才是最有教育价值、学生终身必备的知识”呢…  相似文献   
64.
陈杰 《地理教育》2005,(1):62-63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据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确定了三方面的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并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全新的科学课程观和整体学力观。由此,在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上“备课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提了出来。怎样备学生以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根据新的课程目标,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笔者认为备学生应着重考虑以下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65.
目前,在很多地方,多媒体、网络等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级各类教学当中。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而言,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新的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无疑是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有趣有益而又有效的补充。跟其他教学方法一样,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还是应该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科学地、有步骤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如何做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呢?本文将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两点做法。  相似文献   
66.
67.
文章论述了学校工作应以强化教师的主人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上出发,面向未来和谐发展;并且指出要因材施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端正严谨的教风为导向,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8.
要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就要对校本教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针对学校自身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开展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9.
以问题为中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分解和铺垫的方法,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排放CO2导致温室效应”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0.
一杯黑啤酒     
金志国 《华夏星火》2009,(12):78-78
傍晚,在酒吧中,莫名奇妙地点了一杯黑啤酒,起初,感觉这杯中之物无非是颜色不同的啤酒罢了,一无所思,饮之。那经典的苦味很清透、很醇香,就是这妙不可言的感觉!久违了,于是忍不住再饮,酒头饱满,不忍多想,唯觉这苦味已化入醇厚麦香之中,悠然想起一句古诗,所谓“暗想浮动月黄昏”云云,倒也合此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