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4504篇
科学研究   169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118篇
文化理论   57篇
信息传播   421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547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海中坚持以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以现有的课程资源为现实基础.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形成学校特色为终极追求.以省高考方案和高考说明为重要参照.采取“定餐制”、“配餐制”和“自助餐制”相互协调补充的课程编排模式来设置学校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现有课程资源的优势.也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学科课程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92.
《化学能与热能》这节课是学生从化学键的本质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之后学习的一节内容,它从能量的角度揭示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关系的自然规律,在学生的认知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更利于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93.
诵读是语文学习中有利于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的好方法,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然而相当多的基层教师不擅长诵读,更多的是缺乏引领指导学生诵读的能力,他们亟需也渴望得到这方面的教学借鉴与专业指点。为此,2006年11月3—5日,河北沧州教育局教研室举办了“沧州市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讨会”,有近600人出席会议,其中196人以“我与诵读、诵读教学”为主旨提交了论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
课程实施取向是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实施取向,本现了特定的课程观念,对课程实施取向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果。2008年秋季,河南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已整体进入新课程实验。如何引导教师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程实施取向,有效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5.
新一轮课程改革被称作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它赋予中小学校长新的使命。我校在参与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以深厚的桐城文化底蕴为前提、以百年办学的丰富经验为基础、以省级示范名校的优越条件为动力、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社会、一切为了未来”的思想为指导,不断学习、探索和研究,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创新与总结,对在新课改下校长如何确立新的办学意识和治校理念,如何顺利完成自己的职责,有点滴的收获,更有一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6.
当今科技发展迅猛,"手指文化"在不知不觉中侵吞着古老又优秀的"笔头"文化,太多人执笔忘字,太多人写错字、别字。《义务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大量地识字认字,并正确书写。要使学生大量地识字认字,并正确书写,就得从平时抓起,从兴趣入手,激发孩子内在识字认字的潜能,以好的方法引领孩子夯实识字写字的基础,推动孩子自主识字,同时提高识字量,让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7.
构建多元互动教研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我们河西区教研室自2002年承担了北师大课程研究中心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项目以来,一直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课程改革和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创建多元互动的教研模式。所谓“多元”是指与教学研究相关的各个要素,包括学生、教师和教研员。概括地说,多元互动教研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学生为教  相似文献   
98.
关于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师教育既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研开发等一般性的高等教育功能,又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即为基础教育服务。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引领是一个观念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学校教育模式的创新过程。引领的实质,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是:充分认识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工作;结合高师院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来研究有关引领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课程理论修养,加大教育实习的力度,重视创新和科研意识的培养;有一定的政策与组织保证,以促使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9.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专业发展。从目前现状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去关注、研究和解决。而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提倡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增进专家的专业引领.都是比较符合教师实际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操作策略.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
陈燕香 《福建教育》2005,(10A):50-51
吴亚萍老师的《“读”学生和“读”教材》(刊于本刊2005.2—3)对课堂教学如何做出整体性的策划与设计,给予我们专业的引领和理论的启迪,也引发我对如何“读”教材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