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3960篇
科学研究   686篇
各国文化   158篇
体育   714篇
综合类   241篇
文化理论   107篇
信息传播   254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1234篇
  2013年   1217篇
  2012年   1380篇
  2011年   1367篇
  2010年   1176篇
  2009年   987篇
  2008年   1273篇
  2007年   832篇
  2006年   1261篇
  2005年   1548篇
  2004年   2707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380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刍议体育舞蹈欣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舞蹈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体育运动。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究竟如何来欣赏体育舞蹈呢?由于欣赏者的欣赏水平不同、审美观点各异,因此,欣赏的角度和审美标准也因人而宜。但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欣赏体育舞蹈的美。  相似文献   
12.
很难想像,人的一生如果没有梦想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3.
百工是对各种手工业工人的总称。在工业不发达的中国古代社会,百工是百姓的一部分,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百工爱民众,民众爱百工,于是诙谐有趣的百工诗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4.
古典音乐的通俗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莉红 《新闻知识》2006,(10):65-66
在当今急剧变幻的流行音乐浪潮里,人们逐渐厌倦了文化上的浅显感觉。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开始展现出来,追求文化上的厚度成为人们的审美趣向。摆脱纷乱、向往沉静而讲究秩序的心态,或许是人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代心理动力。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感慨地说:“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耳朵将无法欣赏美妙的高雅的音乐,我们的眼睛将无法欣赏凡高画卷中那美丽动人的金黄色。我是主张将艺术标准放在第一位。没有这个标准,再多的使命感,再多的教育也没有用。”走向高雅,走向纯净的艺术世界,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呼声了。作为广播音乐工…  相似文献   
15.
[原文]有江河的地方,就有背纤者。思念岸又告别岸,奔赴岸又远离岸,把背影留给桑梓的树,把背影留给旧地的白发,把背影留给在远山伫立的望夫石。踩一路牵挂,把女人的故事演绎成船尾翻卷的浪花。唇吻春之晨露,头顶夏之烈日,胸揽秋之寒霜,脚踏冬之冰雪,腰间的酒葫芦煮沸年年岁岁的热血。弓腰、低头、发力,手指抠住黄泥,手指抠住岩石,一路扔下的破草鞋,是里程的碑石,也是生命的标记。  相似文献   
16.
电影《小英雄雨来》曾名震天下,剧中雨来的扮演者孟旭也因该片获得广泛赞誉。他这个“天才小影星“成了许多人眼中未来的“电影大明星“。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6,(3):195-195
周行春,字一仁,江苏宜兴人,著名紫砂装饰陶艺家,自幼痴迷紫砂,本着“人善为本,仁爱一生”的信条创建“一仁轩”陶艺工作室,专业从事陶刻、泥绘、镶金等装饰艺术,尤擅长紫砂茗壶的镶金工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无论是给中学生“带来最大审美愉悦”的书,还是中学生最欣赏的作家,都是高度多样与多元的;对于作家作品,中学生们的“最欣赏”远多于“最反感”;虽然学生的文学审美趣味随年级的提升而有所提高,但其提高的程度远不够理想。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变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审美趣味培育的非理想状况。  相似文献   
19.
通风报信4     
《中华武术》2004,(1):58-58
  相似文献   
20.
陈文海 《师道》2004,(7):57-57
初春,夜雨敲打窗棂,点点滴滴,天簌之音,一片清新怡人。轻闭门窗,将料峭春寒拒之户外。灯下,沏一壶香茗,静观晶莹的水气袅袅上升,于众音沉默中细细品味那份幽香与淡然。此时,可捧一卷诗书,聆听先贤圣哲的教诲;亦可握笔抒怀,快意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