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88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实践,从古籍修复人员配置及其协作管理、古籍修复工作开展规律、古籍修复程序及相关管理、古籍修复技术特点及内涵的文化特质4个方面,总结修复工作的经验与模式,提炼古籍修复工作的核心特征,并延伸对古籍修复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2.
机器视觉对水果的品质进行检测并实现自动分级时,将水果图像从背芾中分割出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预处理步骤。其分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分级的准确性。现提出一种基于模板法的图像与背蒂分离方法,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该方法对苹果与背景的分离是快速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
关于京剧声腔的起源,过去一般认为是二黄调和西皮调在北京合体而成,本文认为这个观点缺乏事实依据,京剧声腔的产地不是安徽或湖北,而是陕西,陕西历史上存在前后两个秦腔,前秦腔即陕西二黄(又称汉调二黄,今称陕西汉剧)早在乾隆55年四大徽班进京之前已广泛流传于北京和东南各地,四大徽班中的三庆班,春台班进京所唱的腔调主要是前秦腔;细考京剧与陕西二黄的声腔,二者确实同类.京剧的声腔是从陕西二黄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94.
作为明代戏曲评论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世贞的《曲藻》在明代曲论由教化论向舞台论、由零碎阐述向综合研究的转型过程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但是历来戏曲批评家对《曲藻》给予的关注甚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曲藻》的客观分析,给予王世贞在曲论史上一个较为公允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95.
在分析常见的负载均衡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门户服务的特点,给出了基于NAT的负载均衡系统在负载均衡策略、会话保持机制和健康检测模块这三个方面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96.
1947年,王重民先生在国立北京大学创设图书馆学专修科。在历经了北平解放、课程改造、院系调整、专业改革与"全面学苏"的教育改革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由自主性较强的附属于中文系的专修科转型为由国家收编的重要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机构。在1947年至1955年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陆续制定了面向大学肄业生及毕业生的二年制专科课程体系、面向高中毕业生的二年制课程体系、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效仿苏联的二年制及三年制课程体系。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图书馆学专修科的课程体系受创设者、授课对象、学制、国家教育政策和图书馆事业建设需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课程内容"业务化"、课程结构"固定化"、课程教学"集体化"与教学方式"实践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
福州扩大了南派京剧的传播,加深了京剧在东南地区的影响力,并推动了京剧的对台、对外传播,对京剧艺术的推广,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98.
清末北京白话文报纸《京话日报》有一个"儿童解字"栏目。这个栏目继承和发展传统蒙学中的汉字教育,在切实帮助当时下层社会民众和儿童少年学习应用汉字的同时,进行爱国维新的宣传教育,体现了"开启民智"的办报宗旨。"儿童解字"是百年之前具有特色的汉字启蒙教材,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9.
文章分析了蔡元培及其开创的北京大学与陈独秀及其创办的《新青年》的同与异,分析了进入北大的章门弟子同人与“校”和“刊”的同与异,进而分析了以鲁迅为核心的“S会馆”与“校与刊”结合的北大存在着相对恃和抗衡的一面,从而提出了重新认识“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发生的两个体现逐步深化的认识框架:一者是“S会馆”与“校”和“刊”的“鼎足而立”,另者是“S会馆”本身即呈“三角张力”。由此可见,从章太炎到鲁迅对“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发生起到了根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在系统论的视野中,歌剧是由贯穿其始终并在其中占支配地位且起主导作用的音乐来揭示的、在舞台上进行、并包含语言的一系列戏剧情节所 构成的戏剧。音乐在歌剧中占据支配或统治地位是对音乐“质”的说明,音乐贯穿歌剧始终是对音乐“量”的说明,音乐在整部歌剧中起主导作用是对音乐“功能”的说明。歌剧与戏剧、戏曲、音乐剧在历史起源和发展、结构、音乐功能、舞台表现等方面存在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