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6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74篇
教育   9029篇
科学研究   898篇
体育   569篇
综合类   65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971篇
  2012年   1119篇
  2011年   1085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689篇
  2007年   838篇
  2006年   739篇
  2005年   600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针对农村体育教学现状,对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提高农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激发出学生更强烈的锻炼热情和欲望。  相似文献   
22.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 ,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进行分析研究。认为 :体操必修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应以体现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要为前提 ,构建以健身体操为主的体操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2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通过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和娱乐学院健康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方案作个案分析,试图揭示其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所应具备健康教育学科的知识系统,为充实与调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作者十几年来坚持对卡尔.马克思哲学给予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的解释,受到了诸多同仁的批评。该文综述了我国50多年来哲学界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遭际,并答复了诸位同仁的批评,最后坦白了自己是怎样从“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论”到“以心为体”的“实践心本论”,承认了自己犯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可能错识。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对水平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主要内容、怎样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论述,运用大量的案例对新课标下水平四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力求建立一个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6.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的主动发现、主动发展,旨在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变学生的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形成自我感悟,获取新知识。  相似文献   
27.
新课程评价强调多元化,聋校教师不仅要关注聋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聋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本文以档案袋评价为基础,从档案袋的概念及意义、内容、操作方法等方面对聋生多元化评价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予以实践。  相似文献   
28.
加强身体训练对速滑运动员提高有机体机能水平,适应训练和比赛的大负荷要求,延长运动寿命等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不仅探讨了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与合理安排,还探讨了专项竞技的需要和训练负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用血乳酸 (Bla)、心率 (HR)对拳击运动员不同段落间歇跑、全力击打沙包、模拟实战对练、变换对手的实战训练等 4种训练手段的训练强度进行评价 ,并与比赛强度进行比较 ,寻找最佳的提高拳击运动员水平的专项训练及辅助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0.
陈如松 《编辑学报》2003,15(1):45-46
近年来国内编辑方面的论文存在题名与内容不相符合的问题,主要有8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