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特别适合于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的教学。这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由教师讲授菜单或命令的作用,学生学习使用方法,结果是学生往往不能灵活运用计算机来  相似文献   
72.
提供了在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采访验收遗漏、打印书袋卡片、分馆采编查重等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3.
张永博  高颖  邬冰 《教师》2008,(18):89-90
多媒体已经在高校广泛应用,它已成为教学工作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本文综述了多种主流课件开发软件及动画制作软件,对其性能、结构、特点、应用等进行了具体说明和实例分析,并择例介绍了前景十分广阔的虚拟实验室技术。  相似文献   
74.
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专业定位不清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教材建设滞后、教师队伍缺乏项目经验等弊端,分析了ACCP课程体系先进的课程设置、新颖独特的多模式教学法、贯彻始终的案例教学、首倡的职业技能标尺教育理念等特点,总结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对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基于ACCP课程置换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5.
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逐步推进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应用,人们利用许多碎片化的时间获取资讯、娱乐及自主学习。特别是苹果、谷歌、微软等公司相关系统的推出,使各种智能终端及软件应用随着数字化资源建设而日趋广泛,在智能终端技术的驱动下,未来10年,教育信息化将面临新的变革。国内本土的智能终端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上的应用目前尚处探索  相似文献   
76.
实施教育信息化,必然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支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重硬轻软的现象在教育领域屡见不鲜。近期本刊组织的一次教育软件调查显示,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学校都在使用各种形式的教育软件。教育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演示、考试、管理和电子教室等方面。教育软  相似文献   
77.
正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就拿本地区来说,所有中小学都建成了校园网,不少学校基于校园网的应用也初见成效,但从投入与产出比来看,信息化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仍不够理想。分析原因,教育软件的选择与使用不"给力"首当其冲,这也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78.
MathWorks日前宣布,已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签订软件许可协议,为该校理工学院师生提供MATLAB(科学计算的标准平台)和Simulink(仿真与基于模型设计的标准平台)软件,用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宁波诺丁汉大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英国  相似文献   
79.
芦晓荣 《成才之路》2012,(19):75-75
正CAD软件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较为简单的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AutoCad是目前较为成熟和普及的Cad软件,现已成为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工程设计人员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然而,目前学校AutoCad教学模式不灵活,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的AutoCad制图员、设计师。我校采用以图纸为纲的实例教学方法进行AutoCad教学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常用软件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找出他们对这些常用软件使用情况的差别,并通过回访和数据比对,分析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并提出为增强学生整体信息能力的可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