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5篇
教育   5171篇
科学研究   462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143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796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947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674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亚斯贝尔斯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发生在我所处这所乡村小学所在的行政村。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迎着明媚的阳光,我走进了教室,准备开始自己精心设计的新课。每次走上讲台,我都要用威严的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一遍。这一招我用了许多年,目光就像无声的命令,能让喧闹的教  相似文献   
92.
生物实践活动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举足重轻,立足关注实际生活这个视角,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日常教学中做好生物实践活动的一些措施及意义。  相似文献   
93.
任何一个大文豪都是在儿时启蒙老师的引导下从点滴积累开始的。我们只有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每个细小的言行,加以正确引导、悉心培植,才能使孩子具有扎实的语文根基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每一个举止。细微处不能疏其一,随时提醒、反复强化,要循序渐进,直至良好习惯养成。养不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必然养成错误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对此,教师要尤其重视。  相似文献   
94.
有人说:专家就是把平凡的事反复做,赢家就是把平凡的事创新做。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工作琐碎平凡。如何让学生在人生起点赢得起点之美,给生命成长以力量,让平凡的工作常做常新。我认为立足于细节工作  相似文献   
95.
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这正如作文选材。怎样选材?怎样选好材?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6.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打造全新语文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自主、  相似文献   
97.
张平 《考试周刊》2011,(86):216-216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殿堂,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关注学生是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98.
感恩类专题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由“关注自我,关注内心”转向了“关注他人,关注社会”,感恩类话题成为了命题的热点,如2009年浙江衢州市“你辛苦了”、丽水市“谢谢你,为我助跑”,山东淄博市“有你同行”等。这类感恩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以真善美为追求,体现了感恩、和谐的理念和追求。  相似文献   
9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高职已成为这一步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入学方式、学历和技术能力等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民生的头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提出了面对新课改,针对文科学生,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把新的理念、态度和方法等逐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既能夯实基础,又减轻了学习负担,为他们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应用发挥作用,以全面提高文科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