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2587篇
科学研究   82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1篇
综合类   99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1070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979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594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凭借其“内容生成”的卓越性能在“艺术创作”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当机器摄入人类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练习场——艺术创作,昭示了美育场域的“机器出场”。鉴于此,本研究以机器创作的“内容”为切入点,阐释机器创作在拓展创意边界、交互修正审美、“人人创作”促发审美进化等方面赋予美育的内在变革,探索机器创作介入下美育所面临的“感性—理性”“内生—外铄”“慢养—速成”等“去人化”的矛盾风险,并从情感表达、生命能动、人格塑形三重维度探赜美育不可撼动的人性逻辑,借此对机器创作时代“谁的创作更重要?怎样的创作更重要?创作什么更重要?”进行哲学辨思,最后提出机器创作时代美育如何保持“让人在场”的回归路径。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995.
996.
《考试周刊》2019,(2):3-4
为了满足国家对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需求,在高中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对于促进该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发掘更多潜在的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进展情况,再比较国内外的人工智能教育现状,从人工智能教育所需的基础知识、软硬件平台,应用演示着手,讨论了如何在高中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并提出了基于云平台的方法,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在高中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扩散研究是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关键。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促进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由于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对其在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仍在探索中。为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规模化、常态化应用,本研究以TOE理论为基础,从教师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深入剖析技术、组织和环境三大维度的各因素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采纳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流压力、政策法规、教育培训、安全性、相对技术优势、组织准备、管理者支持是影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进一步创新扩散的重要因素,兼容性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纳扩散没有显著影响;从人口变量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性别、教龄和所教学段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纳扩散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仅学历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采纳扩散的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律、创新扩散的机制以及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政策要求,提出了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进一步采纳扩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各行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人工智能正逐渐赋能各行各业,重塑劳动形态与劳动观念,对劳动教育提出了创新与改革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怎样实现自我创新,充分认识和理解人工智能背景下带来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清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当肩负起的新职责,这是现阶段劳动教育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实际研究,分析了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并提出了科学有效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