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53篇
综合类   58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凤婷,女,河南宁陵县人,1964年出生,汉族,教授,1985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系,同年8月分配到商丘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工作至今。现任商丘师范学院公共体育部主任,"九三"学社社员,"九三"学社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担任公共体育课  相似文献   
6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在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开展的《全国体育系统人才状况调研数据成果的综合开发及利用研究》的基础上,对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状况及对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利用全国体育系统人才状况调研数据成果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为体育系统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完善全国各级体育人才系统数据库建设和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提供现实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全国体育系统"十一五"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供现实依据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3.
体育专科生运动生理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系学生必修的主干理论课.笔通过对教学中学生认识不足、教学时数分配不合理、实验条件欠缺等因素的分析.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生理知识.并以此去指导体育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64.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提和保障,而毕业生的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据调查,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最后一学期的正常教学时数一般为18~19学时/每周,学生空余时间较多。因为就读学校的层次、所学专业的社会地位、毕业分配的去向等现实问题的影响,师专体育系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学习目的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怀化师专体育系97、98两个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表明:利用测试手段引导和督促师专体育系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掌握训练方法.提高相关课程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66.
浅谈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高校体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培养适应于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师,改进教学观念、体制、方法、形式,把教学的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发展学生的能动性。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能够真正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67.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运动生物力学教材的总体体系、各章内容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提出对教材的总体体系的看法以及教材教材中应作增减的内容。  相似文献   
68.
从高师体育系学生未来工作需要出发,在对在校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就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实施学校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
实施主副修制课程体系,是体育系教学改革的新尝试,旨在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主修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充分反映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刚修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社会适应性。应确立新的方向,择好课程。实施过程中应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改善教学管理机制配合进行。  相似文献   
70.
体育系的学生大多来自中学,乒乓球技术基础较差。乒乓球课不但应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基本技术,还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乒乓球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探索新的教法,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获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