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篇
教育   160篇
科学研究   4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倦怠与离职倾向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教师的职业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文章综述了国外学者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工作倦怠及离职倾向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我国高校教师管理与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北京市朝阳区596名中小学教师的情绪智力、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教师情绪智力水平较高,工作倦怠程度较低,工作满意度较高。2.学历、学校类型、年龄、教龄、班主任龄与教师的情绪智力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上。班主任年龄和周课时量与情绪耗竭程度呈正相关,周课时量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3.情绪智力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与工作满意度,尤其是内在工作满意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4.情绪管理能力能有效预测教师的工作倦怠和内在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3.
44.
运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高校体育中层管理干部进行调查,考察工作—家庭冲突、家庭—工作冲突和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表明:高校体育中层管理干部工作—家庭冲突对其工作倦怠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工作—家庭冲突是影响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看体育中层管理者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倦怠总体及其三个维度之间均相关。体育中层管理者TWIF与去个性化、成就感低和情绪衰竭之间显著相关,而BWIF与各变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TWIF与成就感低负相关;其中体育中层管理者的SWIF与工作倦怠、去个性化和情绪衰竭正相关,体育中层管理者的TWIF与工作倦怠、情绪衰竭负相关,而SFIW与低成就感尤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45.
王颖  刘莎莎 《科研管理》2017,38(1):144-152
组织沉默指员工了解组织运行中潜在的问题,但是出于某种目的而没有表达个人观点的行为。已有研究集中于组织沉默的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上,鲜有研究探讨组织沉默影响其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以619名员工为研究样本,本研究考察了组织沉默对员工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的影响,以及两种心理感知(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沉默与员工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都呈负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投入在组织沉默和员工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6.
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性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职业学校后勤员工工作倦怠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也同样影响着员工个体的身心健康以及学校服务育人的成效。因此,分析和探索后勤员工工作倦怠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研究和提出缓解后勤员工工作倦怠的对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7.
该研究发现辅导员的幸福感与工作倦怠之间有负相关,并对两者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辅导员工作倦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工作倦怠是指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缓解而产生的一组负性的综合症状,如身心的极度疲惫、厌弃工作、没有工作成就感等,它通常被定义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无效能感三个维度。工作倦怠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课题,国内对工作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实证研究较少。为探析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形成的机理,在本研究中将采用工作倦怠前因变量表,该表有3个一级维度,6个二级维度,共28个题目。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将得到以下结论:在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方面,人口学变量与组织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工作倦怠影响较大且比较平均,而职业因素对工作倦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9.
辅导员是中国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人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学生影响较为广泛的教育者之一。近几年来,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在很多高校都已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面对首批“90后”大学生,部分在职辅导员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怠工。本文以工作倦怠理论为指导,从“80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自身成因出发,探讨在现今环境下辅导员工作倦怠自身的心理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50.
工作投入作为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兴概念,渐趋被研究者引入到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中,并对其概念、测量方法以及理论模型加以初步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未来研究趋向,主要是更加侧重有关高校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力求通过员工援助计划的实施来预防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提升工作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