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66篇
综合类   6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21.
裴根 《武当》2009,(6):20-20
武当“鸳鸯腿”使用特点是阴阳相配,刚柔相济,阳为雄腾飞千里,阴为雌固守家国。如果限于条件,仅仅锻炼腿法,则不论是健身还是技击实用,均可受用无穷r。鸳鸯弹腿、鸳鸯剪腿的效用功法基本是一致的,弹腿一共有十二趟,每招一出手就是阴阳相配、雌雄双出,使对方难以招架和防备。十二趟腿法为:1、扑挑正桩腿;2、通捶摆莲腿;3、扁腿;4、正桩橛自腿;5、下劈腿;6、蹬扑腿;7、踮脚腿;8、蹬舟腿;9、反扣腿;10、挫腿;11、挫骨尖脚腿;12、蹬炮腿。  相似文献   
922.
传统武术的异化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在改革发展中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因淡化技击的现代化改造导致传统武术本质特征的偏离;因适应入奥要求而进行的西化改造导致了传统武术精神实质的丧失;因追求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而进行的削足适履式的改造导致民族传统文化个性的泯灭。对以上异化现象全盘否定或部分接纳的怀疑和反思后,为永葆传统武术的品质和形态特征,又要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武术的重构作出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23.
20世纪武术发展的最重要标志就是竞技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套路与散手的分离及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武术在技术上具有技击特点,在文化特征上有民族特点.武术朝着整体与分层两个方向发展:整体指对专业武术人才的培养,对武术技法特点与传统训练体系必须全面继承;分层指根据健身、娱乐、审美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发展.  相似文献   
92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以及身体实修等方法,反思中华传统武术技击相关研究争鸣后发现:目前学界对于中华传统武术技击的讨论在本源性暴力可否表征传统武术技击、致命之招是否为技击训练的关键、技击实践与文化理论研究何者为根、传统武术的本质与价值是否随历史发展而波动等方面仍然存疑。中华传统武术技击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唤醒身体实修感知,深化武学研究认知;体认武艺训练过程,重塑武者内在自信;感悟中华文化思维,实践传统哲学智慧;细化实战格斗要素,推动武术“由技入道”。提出传统武术技击能力的提升进路:从复杂到简约,提炼科学的核心技法理论;从散乱到系统,建立完备的技战训练体系;从讲手到实战,开发舒适安全的实战器材;从封闭到开放,阅读试敌过程的对抗节奏。  相似文献   
925.
核心素养是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与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中介,如何才能让核心素养转入体育项目教学中,就需要将核心素养的要求指向体育教学。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教学观察、实践探索等研究方法,对核心素养下,武术技击教学的价值进行审视,并对其在现实教学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安全5个方面的具体实践操作,以期促进学校武术核心素质教育改革,深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