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69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刘连洋 《精武》2006,(8):13-13
一、行功之法太祖拳是功力拳,与别处所见的长拳有很大不同,其动作快慢相间,柔和圆活。正是在这快慢与柔活中,才能体会到拳架势法的气机鼓荡,才能感觉出拳法局势的长短横侧,才能慢慢地体认  相似文献   
62.
李慎强 《武当》2005,(4):10-11
太极先天法太极先天法是由静生动之法,又称肩灵术、附魂术、神拳术。实是由道门扶乩法术而来。但由于在修习此法前,已经练习了许多玄门的拳法招势、手法、步法、身法、腿法等等,若无旁门法术杂入,由静生动打出的就是一种自由组合的拳法,故称神拳术。是经络内气运行的外在表现,可以以此检验练习者所修习的功境层次,以便能够因材施教,属教  相似文献   
63.
张景岩 《精武》2006,(4):17-18
2005年春,电影《霍元甲》筹拍之际,初定在片中饰演霍父及担任该片武打设计的中国武协“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总导演、著名武打影星马中轩先生,亲临静海采风,邀请迷踪拳传人们演练迷踪拳艺,并拍摄了录相资料,准备在片中的教学和武打中采用些真正的静海传统迷踪拳演练内容与技击招法,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但由于后来拍摄思路和演职人员的变化,使这一设想成为泡  相似文献   
64.
65.
高伟 《中华武术》2001,(3):45-45
技击是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最基本的组成成分,但多年来并不为人熟知。“太极拳有无真功夫”一直是存于许多人头脑中的疑问。笔者自幼随祖父杨禹廷习练太极拳.至今30余载,对太极拳拳法之精妙体会颇深。以愚管见.太极拳技击之妙,在于对人体平衡原理的谙熟与运用。  相似文献   
66.
泰拳拳法     
坤青 《中华武术》2001,(9):34-37
泰拳的拳法基本上与两洋拳相同.大致上可分为直击拳、钩击拳、上击拳与摆击拳诸法。  相似文献   
67.
王炳生 《武当》2005,(12):10-11
源流武当九宫门武技及功法,历经百年沧桑,源流已不尽详。笔者1949年前从外祖父传下来的“武当拳法秘传”中得知,据传在明代弘治(1488~1506孝宗朱祷樘)年间,湖北武当山紫霄宫龙门第八代宗师张守清(性)根据武当丹士张三丰的太极十三式及道家吐纳、导引、技击等融炼成九宫掌。后人延伸发展成九宫拳、械系列,形成一个门派。1848年,清道光年间,有湖南湘乡胡水洞人士谢敬武在白石峰与在庙道人学练九宫门拳、械及功法,后来还俗回到家乡,将武艺传给儿子谢为大。谢为大勤学苦练,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并持技行侠,杀富济贫,威振湖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从姿势、拳法、步法对形意拳和拳击运动进行了简单分析,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提出“形意拳是中国化的拳击”这样一个“假设”,加以探讨。然后再找出形意拳从纯技击到融技击、表演、健身为一体变化过程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69.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李小龙在好莱坞电影圈奋斗的同时,在武道上丝毫没有放松。他一边在好莱坞影视圈积极出演电影、电视剧,争取重要角色、做武术指导,一边抓紧一切时间练习体能和武艺,使新创立的截拳道武术与哲学体系日益完善,也使自身的武功水准不断臻于巅峰状态。  相似文献   
70.
太极拳与易     
李兆生 《武当》2012,(9):14-15
夫太极拳以太极为名,是拳法理义中意深与"易"相合,感而遂通,故名之以太极。又,太极者,阴阳也,拳经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之句,明示太极为拳之理意深焉。又云,太一为道。太乙者,道,阴阳显化。悠古太虚,由兹而生,太素有形,太虚为象。元始开天,道化阴阳,是由一而演生万类也。易之为象者河图,易之为文者《周易》。上圣观天地而识造化,云天下万类概由一气所以生化。圣人作卦,制度纪天,运数追踪,以明阴阳之变。古仁者言,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