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教育   4篇
体育   68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及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存在的寺院武僧活动,并非是个别现象.寺院僧人习武的动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健体、防身与保护寺院的需要.从寺院武僧整体面貌的综述,认为这是对中华民族固有武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2.
林泉宝 《精武》2004,(10):24-25
太极拳技击今非昔比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陶冶情操、追求健康长寿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所以,太极拳运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各大流派的太极拳彰显风采。有人说太极拳养生有余,对于技击则勉为其难。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想当年,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1800-1875年)武  相似文献   
73.
凌召 《武当》2006,(8):3-6
流通门中的齐眉棍法受《剑经》的影响最甚,并且因俞大猷所习齐眉棍法被称为“荆楚长剑”,故而本门多习惯称齐眉棍为“长剑术”。齐眉棍技法以劈、扫、点为主,辅以挑、崩、拦、撩、砸等二十四种棍法组合而成,招法灵活多变,实用性强,杀伤力大。本套齐眉棍法乃流通门原始器械套路,  相似文献   
74.
苌氏武技又名苌家拳,它以“中气论”为拳术理论核心;太极拳理则是以“太极拳论”为拳术理论核心。从表面看两类拳种完全不同,然而其立论的思想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妙的相通关系,根本上是一致的。在有关“精、气、神”的论述;关于精密内功修炼的方法论;关于拳套练习的次序与要求等方面,都共同关注中气修炼,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保有拳术本来的面貌,才是武术练习的真谛。  相似文献   
75.
武当太乙铁松派内容众多,但究其实质来讲可分四大类,一是内功(包括丹道内功和佛家内功);二是武技;三是丹医药;四是道法。 太乙八门掌法属于太乙门户掌,而太乙门户掌是武当太乙门武技之母式、先锋,故谱文曰:"武当派,甚威严,门户乃为至上先。有法参禅无无数,妙途能化无上缘。"  相似文献   
76.
罗汉铁板脚     
程元江 《精武》2007,(4):43-43
罗汉铁板脚是少林罗汉拳中的一种专练脚掌坚硬度的功法,故有此名。有道是“手是护心门,腿脚才打人”,南于人的腿脚比双手有力,在与敌搏斗中,击敌一脚,将给敌致命的打击。罗汉铁板脚内外双修,以内壮加外强,功成后威力无比,在实战中凶猛异常,是实战搏杀的有效手段。现将此功法整理成文,介绍给喜爱实用武技的武友。  相似文献   
77.
为使中国武术摆脱目前在技击功能价值上所遇到的尴尬处境,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教改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武术技击的现实与境界追求,论证了二者之间所具有的过大张力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打破武术技击认识上的套路思维”“纠正武术技击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错误认识”“厘清功能多元兼顾与一维极致之间的关系”“改革传统武术的主体训练模式”的改变中国武术技击现状的要点,从思想认识到实践操作贯通中国武术技击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78.
李汉铭 《武当》2010,(2):4-6
2009年,央视《武林大会》举行了第二次心意六合拳擂台赛。比赛间歇,心意名家登台献艺,拆招示范,以解读武技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9.
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跆拳道在作为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道路上光彩夺目,同时关于跆拳道的学术研究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中,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更成为了体育学界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完善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的范式、研究方法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日后跆拳道史学研究的方法提出建议。研究得出:迄今为止韩国的跆拳道史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片面性及合理性的问题。韩国跆拳道的史学研究可分为跆拳道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过程两方面,对跆拳道形成过程方面的研究可采用考据、历史比较法、口述史方法对跆拳道第一代传习者以及最初的技术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对跆拳道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可采用历史比较法、统计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等,对跆拳道发展过程中的竞技化、海外传播等领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