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4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教育   1577篇
科学研究   258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7474篇
综合类   1876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22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669篇
  2012年   840篇
  2011年   1028篇
  2010年   917篇
  2009年   924篇
  2008年   996篇
  2007年   777篇
  2006年   753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竞技运动大众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处于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过渡的时期,竞技运动的发展战略须因之而作重大转变:依靠高投入、低产出、集举国之力锻造体育精英摘金挂银的方式势将摒弃,代之以竞技与各业齐飞、普及共提高一体的新的夺魁取胜之道。竞技运动大众文化的构建,既是这一重大转变的铺垫和前奏,也是今后我国竞技运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部分竞技武术套路教练员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套路教练员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和5种基本知识与能力。并阐述了各种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旨在提高武术套路教练员的个体素质。  相似文献   
43.
论竞技体育对人的社会化塑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社会学理论,结合竞技体育所具备的特征,提出竞技体育对人进行社会化塑造的效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净化心灵、调整状态和规范行为,并对其效用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4.
关于传统武术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竞技武术的源泉:近年来,传统武术出现了套路单一化,后备人才断层,学校传统武术教育欠缺等问题?针对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必须正确处理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关系,建立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的体制,与竞技武术协调发展;同时,办出传统武术的民族特色,把传统武术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45.
东子 《中国钓鱼》2004,(5):35-35
在竞技比赛中,垂钓高手们都拥.有着各自的秘密武器,其中用饵之道更是他们手中秘而不传、能够出奇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4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对2004年“华夏杯”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竞技新人组六人操比赛前三名成绩得分和我院成绩的对比分析,提出我院竞技健美操总体水平属中等,发展缓慢,指出在今后的训练和编排中应加强运动员基本素质的训练和加强成套动作编排,突出难度、艺术性,追求完美。  相似文献   
47.
竞技赛事产品的经济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就体育竞技赛事产品的内涵、分类和经济特征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加速竞技赛事市场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难度动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现场观看比赛和录像观察,对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男子单人和女子单人项目的前8名的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数量、组别、分值、C组难度动作空中姿态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中所选择的四个组别难度动作的比例基本合理,且符合运动员各自的身体素质能力和训练水平,完成质量比往年有很大的提高.但在C组跳与跃类难度动作的选择上缺乏多样性,存在着较多的空中姿态重复现象,与竞技健美操最新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9.
在中国,NBA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其渗透力和影响力甚至远远强于CBA。NBA从传入至今不到30年,却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我国体育史上形成一道经济和体育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50.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通过对"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的理解和二者存在根本分歧的认识,在思考原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及从"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得到的启示,提出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必将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的全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