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701篇
科学研究   9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认为数学具有普适美、对称美、简洁美、比例美、和谐美、奇趣美等特性.并结合有关的例子证明这些特性和特点,进而指出数学美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32.
当代的艺术教育,必须始终以受教者的美感成长和爱的教育为根本内容。在美感体验中,艺术作品一旦进入个体的审美视角,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便被激活,成了与欣赏者对话、交流的对象,并向欣赏者展示其生命运动的深层价值。爱的教育实质上就是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显得尤其鲜明强烈和独特有效。  相似文献   
33.
路云 《承德师专学报》2007,27(1):48-49,76
人名属于词汇的研究范畴,人们多从语义的角度研究人名。作者将从音美、形美、意美和辞格等四个角度探讨姓名作为一个特殊的修辞单位所具有的内部修辞特征以及姓名修辞的美感特点与效果。  相似文献   
34.
中国现代学以“悲剧美感”取代传统的“优美美感”的主导地位,因为悲剧美感有利于我们民族灵魂的改造。这种悲剧美感与西方现代悲剧美感相比,虽有相通之处,更有质的不同。这种悲剧美感的主要情感是“悲凉”,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我们民族灵魂的变革都极其艰难造成的。除“悲凉”外,还有“悲壮”和“悲喜剧结合”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对语感、美感和灵感的阐述,说明它们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译者的美感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译文。而灵感观照下的美感更会给译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36.
抽象绘画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审美向多元化拓宽的产物。抽象绘画应用点、线、面、体、色彩等元素。构成超越实际生活的抽象符号来表现画家自我感受,让人通过复杂的形象思维活动去体会作品中的理性美感。它是纯意识、纯形式的艺术。  相似文献   
37.
曹文轩一直强调古典形态的美感所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和净化。在《红瓦》这部小说中,他刻意将人们拉回到那个宁静纯朴的苏北水乡,隔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纷扰,以清丽纯粹的语言和真挚自然的情感营造了古典而诗意的美感氛围。可以说在这部作品中曹文轩重建了古典的审美体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感、真情与道义的坚守。他将深刻寓于平淡的叙事之中,将美感寓于现实的审美追求里面。整部作品寓教于美,文笔细腻,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38.
陶陶  楚翰 《培训与研究》2001,18(4):5-10
在文学艺术意境的接受过程中,主体之美感的产生原因是丰富多样的,复杂的;而接受美感的产生,既来自艺术意境本身物化形态的触发,形成接受再造的依据,又来自接受主体的召唤结构、美感差异以及审美关系的潜藏的变量因素。  相似文献   
39.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表面上如此遥远的两大文化领域 ,却有着久远的亲缘关系 ,而且显示着共同的美感。这其中包括科学假说和艺术想象显示的空灵美。  相似文献   
40.
本文在阐述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弊端,提出音乐欣赏应注意学生的美感体验,强调在教学中做到以情为本,发挥情感体验的作用;探讨了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美感体验的问题;并指出美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