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2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以官方和学者两个不同的身份向世界详尽阐释了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即中国将和平的实现崛起,中国也是为了世界的和平而崛起。但是崛起的中国必然会冲击现有的国际体系和格局,因此,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战略选择关乎崛起的成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印度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同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82.
女性困境一直是女性主义者试图解决的问题,但伴随着女性主义的不断发展,女性困境不但未解决,还出现了更多隐晦复杂的问题。作为专注于女性自身书写的女作家,林白的《说吧,房间》以极具符号象征意义的房间为题,用两个女人相反相成的命运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女性困境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3.
探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与其说是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系统协同合作的职责,毋宁说是发现留守教育问题,提出政策关怀,形成政治决策的过程;为此,以"多源流"理论剖析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现状和政策瓶颈,围绕权力部门、责任政府、社会舆论等提出相应的政治架构设想,以期选择合理而有效的教育政策,进一步保障和巩固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最为基本的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84.
校地合作共建教育实习基地的困境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一门必修课,因此师范院校非常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其中校地合作共建教育实习基地,便是一种新的建设模式。但是,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诸多困境。鉴于此,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有助于师范院校实习基地建设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5.
重点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中的环境因素。认为家庭美德和家庭教育的欠缺使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环境中学生的偏见、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教学环节的形式化、教学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社会上多种价值观的激荡及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等社会环境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面临质疑和挑战。指出优化社会、学校、家庭育人环境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如何提升农村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选择献县白庄村作为经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的代表,以其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全面考察了该地区各个层面的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通过分析研究说明教育事业作为社会整体运行中的一环,必须在增加社会整体投入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城乡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7.
以博弈论为基础,从环境相关主体的行为出发,建立地方政府之间、同行企业之间、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弈模型,明确环境保护困境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形成机制,为科学地应对环境保护困境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分析结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破解环境保护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文化生态困境中土家族村落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生态学、体育学等学科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土家族村落传统体育的存在形态和当前村落传统体育面临的文化生态困境进行了分析,相应提出保护与传承土家族村落传统体育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9.
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朗  徐翔 《软科学》2003,17(2):19-21,33
非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产业特征、融资渠道、制度特征出发,研究产权制度以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制约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融资瓶颈及其成因,提出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财税与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0.
简.爱在对待罗切斯特的爱情上表现出了作为生命个体的女性所应有的抗争意识,支撑这股抗争意识的动因与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所呼求的平等、独立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试图从该时期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女性个体意识觉醒两方面探究简.爱的抗争意识与特定时代风貌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