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89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种"宗教裁判所",打着宗教的旗号,对"科学"进行过生死的"判定",比如中世纪时代教会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斥之为"异端";在历史上,也曾经有一种"政治裁判所",打着政治的旗号,对"科学"进行过摧残式的"判定",比如前苏联的科学霸头李森科在当权者的支持下,把基因遗传学打成了"伪科学"。  相似文献   
32.
《鹭江大学学报》1994,(2):73-73
据《了望》杂志报道,最近该刊与中国科协合作举行“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专题座谈会,曾毅、何衽庥等科学家出席了会议,到会专家都主张对形形色色的伪劣科学作出界定,以便集中目标予以揭露,何衽庥将近年来社会上不时出现的伪科学现象归为三类:  相似文献   
33.
中国语言学界批判"伪科学"的缘起发展及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学术研究也迅速向前迈进,学术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其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那就是有一部分人在弄虚作假,学术界称为“学术腐败”,本文试图对“伪科学”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并对中国语言学界“伪科学”现象的发展历史和批判“伪科学”的缘起发展及其走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
科学划界是西方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何谓科学划界,划界问题的意义、实质;接着考察了它的历史演化过程;最后提出了如何对待它及其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我们运用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考察反思了大卫·格里芬等提出的后现代科学所依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这样的后现代科学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36.
爱因斯坦是何许人也?国家科委不久前进行的一项科技抽样调查显示:有61.9%人竟然对爱因斯坦一无所知。这数据给我们当头棒喝.昨天的科学是今天的科普.今天的科普是为了明天的科学.如果我们把这看作如同生物链般完整的社会链条,那么不得不承认,科普的某些方面已经出现了断裂,甚至是非常严重的断裂。  相似文献   
37.
本阐述了科学预见对提高认识能力的作用,深入探讨了当代伪科学活动泛起的原因,认为来势汹涌的反科学思潮与封建迷信活动沉渣起是紧密相关的。公众科学意识的发展水平和个别人别有用心的活动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说明科学预见能经受住逻辑思维及实践的检验,并以可检验性作为科学预见与伪科学预言的划界标准,进而起到弘扬科学精神,削弱伪科学不良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原则及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9.
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中,必须重视科技教育,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才能有效打击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诈骗活动。  相似文献   
40.
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与医疗相关的胶体问题情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医学的角度,结合化学知识对血液是否为胶体、伤口撒盐是否科学、微波手术刀是否能凝血、医疗中胶体性质的应用等展开讨论,对化学教师进行交叉学科问题的教学处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