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013篇
科学研究   146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98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17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91.
近年来,伴随着教师心理问题增多、压力增大、职业倦怠的产生,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下降.实践证明,一个没有幸福感,没有积极向上心态的教师,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阳光学生.  相似文献   
992.
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位教师,如果一旦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热情,产生倦怠心理,将会大大影响工作质量.本文着重探析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与危害,以及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心理的策略,以期能对教师搞好本职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93.
为教师“松绑”——论从管理角度解决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现今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大。工作满意度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也欠佳。这些都是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隐患。笔以为,目前在新课程改革推广之下,从改善学校教学管理入手来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是最有效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94.
伴随繁杂、辛苦的工作内容和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带来的职业压力以及职业"崇高度"的下降,教师普遍产生了职业倦怠;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下工资发放制度在客观上导致激励作用丧失,许多教师缺乏职业发展的自我设计和预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运动中工作激情日渐消损,动力在消减,前行变迟缓。缺失了对工作的激情和自我发展的需求,教师成长就缺失了内在的动力,生命将会黯然失色。可以说,教师"动力再生"既是教师自身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也是摆在广大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基于教师动力消减之现实背景,本期策划重在探讨学校--这个教师管理的基层组织如何通过氛围营造、平台搭建、柔性管理来找准教师的动力源,唤醒教师心灵、点燃教师激情、点亮教师人生。但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尤其是在个体力量无法改变外部环境时,教师与其意志消沉还不如奋起一搏,与其抱怨生活还不如知足乐教,扬起理想的风帆,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在忙碌中体验快乐,把对职业生命质量的关注、对创造的追求视为"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进而催生出永往直前的动力,成就自己幸福的职业人生。  相似文献   
995.
乡村幼儿教师是发展乡村幼儿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通过对133名乡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并将数据录入统计,进行方差检验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一是乡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尚不严重,但是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情感衰竭相对更为突出;二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人格特点等心理因素与乡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显著相关。在外部环境不容易改变的情况下,从个体心理层面切入,合理规划工作目标,开发积极心理品质,合理归因,保持乐观,学会自我调适,自主提高抗压能力,都是预防或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96.
随着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发展,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两种状态:一是教师满足于现有的发展成绩,出现职业倦怠;二是教师个体水平提高后,教师间竞争激烈,保守的竞争意识导致教师间个体资源缺乏交流。如何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如何将个体资源融合为学校发展的整体资源,成了学校新阶段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997.
19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在教师心理健康观、教师心理健康总体变化、教师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其他观测指标的研究、教师心理健康预测因素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如研究设计比较简单、研究取样地域性较强、统计分析方法相对简单、测评工具相对陈旧、理论模型构建不够完善、实践性干预策略研究匮乏等。  相似文献   
998.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这与他们特殊的职业性质、特殊的教学要求、职业的无成就感以及多重角色的冲突等诸多因素有关。通过重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升华事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要用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学会角色换位等方法来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99.
刚刚开始教师生涯的中小学新教师,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面临产生职业倦怠的危险。本着"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从中小学新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入手,对中小学新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为厘清保险公司青年员工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和结构维度,基于Maslach理论,以11名青年员工深度访谈文本为数据来源,采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笔者建构了保险公司青年员工职业倦怠概念模型。该模型揭示,个体因素与工作情景因素不匹配是诱发青年员工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阐明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不同组合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深化Maslach等人关于个体与情境匹配模型观点。由此,提出如下建议:掌握唤起积极情绪的能力,树立“界限”意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完善员工个人因素的重点;以岗定编,以考代训,实现富员强司,营造互助的职场氛围,帮助青年员工获得社会支持是夯实工作情景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