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6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26325篇
科学研究   1809篇
各国文化   160篇
体育   801篇
综合类   551篇
文化理论   132篇
信息传播   1398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2455篇
  2013年   2381篇
  2012年   3058篇
  2011年   3578篇
  2010年   2875篇
  2009年   2812篇
  2008年   3479篇
  2007年   2171篇
  2006年   1440篇
  2005年   1212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21.
王虎森 《学语文》2002,(1):13-13
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一课第二篇短文是《热爱生命》,作者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蒙田。短文第二段要求背诵,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下面这几句话: 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相似文献   
22.
直面惨淡的人生——刘恒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恒的创作缺乏快乐,他看到的是生命的困惑,致力于探究生存之道,探索人性之谜,揭示无所不在的人生宿命。存在与消亡,实有与虚无,意义与空无,成为他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23.
熊飞  王文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2):149-150
从人对生命追求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体育的审美价值。对人的社会、自然、精神生命的不同追求,构成了儒家、道家、佛教体育审美价值的不同取向。现代体育应以综合开发人的生命意识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
25.
徐金龙 《武当》2004,(9):56-56
是什么在支配着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现代科学已发现.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衰老与激素密切相关。每天几十亿单位流入我们血液中的100多种天然激素,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激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如一种激素完全消灭.其他多种激素则会罢工停产。在男性和女性的血液中.均含有大量的雄激索。  相似文献   
26.
学校承担的“语文课内外结合,发展语文能力研究”教改实验的研究课题,自2000年下学期在各年级开始实施以来,实验道路虽然曲折,但其收获还是令人欣慰的。我们初步探索出“课内外结合”语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就是要坚持“生命语文”、“生活语文”的原则,立足课内,拓展课外,以生活为联结点,以生命为归宿,多让学生“感”,重教学生“悟”,激活学生“现”。现将具体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
温凤麟 《新体育》2006,(6):30-30
本文要谈的是有关体育明星博客的问题.实话实说.对此我的感觉是一条牙好胃口更好的狗面对刺猬,却无从下嘴。归根结底.我认为名人写博根本算不上一个现象。博客如今是个人尽可夫的东西.写博客的人自然也是谁都可以做.只要你会用键盘敲宇就可以了.并无门槛限制。  相似文献   
28.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之所以非常喜欢荷尔德林的这句诗,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它道出了生命的一种本真的、自在的状态。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不禁要问:本真的教育对多彩的生命究竟承担着怎样的责任?是唤醒、放飞?还是抑制、羁绊?  相似文献   
29.
生命》选自散文评论集《烛虚》,写于抗战中期作者灵魂最受煎熬的日子。读沈从文,犹如聆听一位超越于刀光剑影、炮火铁雨的烦嚣尘界的哲人自言自语。这是一位充满矛盾和困惑的思想者内心灵魂的独自。笔致是似幻还真的,思想是睿智精深的,情调却浸淫着优美和悲凉。  相似文献   
30.
林高明 《吉林教育》2006,(11):61-62
教育博客风驰电掣地闪击着众多教师的心与眼。那时我还游离于网络世界之外,不知其为何物。甚至还对此怀有一点疑惑与不屑。也许是经常在报上看到一些网民网络成瘾的报道,自然而然心里有着一定的排斥。我对于在网络中阅读与写作的观点是:心浮气躁,哗众取宠,急功近利,缺乏思想。网络,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查查资料而已,用来进行教研可能会显得过于随意吧!在一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中,张文质老师兴奋地推介教育博客的教研方式。我深触于心的就是这么一句话:教育博客开启了教研及交流的无限开阔的平台。点击广阔网络世界,探索精彩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