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热带鱼     
①按虚线角对角折。②按虚线左右两角向中心线折。③按虚线下面两角向上折。④按虚线上面两小角向外侧折。⑤把下面的三角形向上折,反面的三角形向背后上方折,成图6。⑥把手指伸进箭头所示的空隙,把三角形撑开成正方形,成图7。⑦在头  相似文献   
2.
折纸     
一、会张嘴的大嘴巴鱼①取正方形纸把四角向中心点折成图二;②把四角分别向后面中心点折成图三;③把四角分别向中心点折,翻过来成图四;④四角向外拉开成图五;⑤把中间的正方形按虚线对角折成图六;⑥在A角画上鱼眼睛,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拿住A点和B点,上、下活动,鱼就会张嘴闭嘴了,如图七  相似文献   
3.
孔雀开屏     
按图①至图⑥的步骤折叠好,把尾部撑开成平面,背面抹上浆糊,粘贴在白纸上。取七片水杉树叶子,按扇形排列粘贴在孔雀身体的周围。分别把两种颜色的腊光纸剪成一大一小的圆片,按图⑦所示贴在叶子未端。  相似文献   
4.
画猫先教幼儿学做猫的头饰,学习画猫的头。画时,先画一个椭圆形的头,在头顶的两旁画两只耳朵;在头的中间画眼睛,猫的眼睛象枣核,眼珠子在中午时眯成一条缝,所以可在眼睛中间画一条短的竖线;眼睛的下面画上圆圓的小鼻子,鼻子下面画上嘴,在嘴的两边画胡须。第一节课着重教幼儿  相似文献   
5.
折纸二例     
马1.先折马身。取正方形纸,将上下两边按虚线向中心线折. 2.将纸翻过来,左右两头按虚线向中心线折。3.左边两个正方形向左推开,右边两个正方形向右推开,成图4。4.将下半部向上半部对折成图5。5.将上面两角按虚线向下边中心点折,反面亦如此折,成图6。6.将上方两片展开,把藏在里面的两个正方形分别朝上拉起来成图7。  相似文献   
6.
折纸六例     
一、青蛙①方纸,按虚线四角向中心折,②按虚线四角向后面中心折;③按虚线四角向中心折;④翻过来,⑤两角向外推出,当眼睛,把下面两个三角形推上去,当嘴巴;⑥把下面两个正方形全部拉开,向后上方推;⑦翻过来,按虛线将两条后腿向下折;⑧翻过来,即成一只小青蛙。玩时,将青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中规定:在中、大班要教幼儿学习画侧面的动物,能画出它们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大班还要求幼儿能画出它们的不同姿态。鸡是常见动物,幼儿比较熟悉,但它的形象比较复杂,画起来难度较大,怎样教才能使幼儿比较顺利地学会画鸡呢?  相似文献   
8.
折纸幼儿对折纸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首先,纸折玩具这种民间造型艺术品有极强的立体感。这种立体感适合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心理特征,所以每当幼儿看到纸折玩具就能立刻引起对生活中有关日常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的联想,从而产生操纵它们开展游戏的愿望。其次,纸折玩具的可变性能极大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例如只要在折法上稍加变化,啄木鸟可以变成大象,奔马可以变成鸵鸟,幼儿百玩不厌。折纸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又有哪些益处呢? 第一、折纸活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幼儿在进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带幼师毕业班学生去幼儿园实习。我发觉,实习生组织幼儿开展活动时,老是用摇铃鼓或者拍铃鼓的方法来维持纪律,如果幼儿不听指挥,她们就用铃鼓猛击桌面,企图用这强大的音响来压住幼儿的喧闹声;更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我校实习生小傅给幼儿上情景讲述课。这节课先给幼儿观看表演,然后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讲述表演内容:小红关心奶奶,帮奶奶做事。表演中有如下一段情景:奶奶年老眼花,穿针引线有困难,小红帮奶奶穿线。针对这段情景,教师与幼儿有如下几句对话: 教师问:“奶奶穿进去了吗?”幼儿答:“奶奶没有穿进去。”教师又问:“那末小红穿进去了吗?”幼儿答:“小红穿进去了。”课后讲评时,我说:“这根针的针眼竟然能让小红穿进去了,可想而知它是巨大无比的!”引起实习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