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之一,找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所在,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各高校、广大学生家长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并对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经历了通才、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演变.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应确立创新人才的培养观,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多样化、有特色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共生与共长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指师生间基于民主、平等和对话,构建起互利双赢、共存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在此“命运共同体”中,师生双方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发展。本文拟从共生与共长师生关系的基础、形成过程、表征等方面阐述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独特意蕴。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经历了通才、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演变。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应确立创新人才的培养观,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多样化、有特色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适应地方建设需求培养应用理科人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在国家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所处的地位,从地方高校的发展过程及自身的地方属性阐述了培养应用理科人才应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任务,同时结合学校的具体做法对地方高校如何适应地方建设需求,培养应用理科人才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我国教育学专业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特点,依据宏观社会制度,将教育学专业的历史沿革划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大阶段,具体细分了建国后教育学专业的具体沿革时期,分析了教育学发展过程的特点。文章认为,我国教育学发展过程呈现模仿与吸收并存、发展与困境并存、分化与丰富并存的特点。同时,具体分析了教育学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和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作者的工作实践,对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怎么去应对求职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毕业生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高校教育学本科专业现状,分析了教育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改革、专业培养观念改革、专业课程内容改革、专业实习方式改革和专业基本方向改革的具体思路。认为,教育学本科专业通过系统的内涵改革和方向调整,能够选择更为宽广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初步论述了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心理素质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青年学生特别是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