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语文教育学体系特点之蠡测张正君语文教育学是教育学分支学科里边的“新生儿”。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中国教育百科全书》等工具书,都找不到它的名字。1987年7月,朱绍禹先生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育学》被称为建国以来第一部以“...  相似文献   
2.
我于1997-1999年主持了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研究",又于2000年出版了科研专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提出了"五岳之美,各异其秀","其美具,其灵异"的观点。[1]这反映了我对"语文树旗"的看法。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或曰"个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树旗",必须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实际上,"自成一家"就是"树旗"。于漪说:  相似文献   
3.
如何更好地解决语文教育的历史分期划分问题,如何让读者更系统便捷地借鉴学习语文教育方面的知识,耿红卫教授新著的《中国语文教育史教程》一书为广大语文教育研究者展现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和专业研究生提供了一本高效的学习教材。该书的研究视角独特,历史分期明了,内容安排合理,是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语文教育拓新之作。  相似文献   
4.
于漪在语文教育方面 ,主张充分发挥语文课人文性特点 ,通过语文课的教学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和思想教育。即熏陶感染塑心灵。她说 :“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 ,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 ,以美好的事物 ,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 ,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于漪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 ,声情并茂的赏析等教学手段 ,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境界 ,在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 ,思想得到升华 ,情感得到陶冶 ,受到美感教育。徐金海、全正扬在《语文教学的艺术》一文中这样评价于漪教…  相似文献   
5.
杨道麟的语文美学观突出地表现为在教学实践中致力于高师院校中文系的“师范性”的探索,为开发真善美的语文世界而培养后备军,显示出高师院校本体研究的回归;在科学研究中善于将语文教育置于深厚复杂的社会、历史等背景以及哲学、美学、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等学科中多光聚焦,为开发真善美的语文世界而探求新路径,显示出宏大开阔的学术视野;在社会服务方面着力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精神生产力”,为开发真善美的语文世界而营造大环境,显示出充满个性的理论建树。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教育观是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亮点。他从人道教育、和谐教育理论出发,把“差生”分为“思维尚未觉醒”“天赋尚未发掘”和“学习有困难的”三种类型,要求教师要善于寻找“差生”的“闪光点”和“隐性天赋”,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差生”转变。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对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精神有借鉴、参考价值。只有成功转变“差生”,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7.
中美高校兼职教师聘用机制的比较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美两国高校兼职教师的聘用程序、比例结构、来源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应借鉴美国高校兼职教师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快兼职教师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快乐教学又称愉快教育,即所谓“寓教于乐”.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启动多种教学手段,“猛烈地燃起学生智力生活的永不熄灭之火”,“吸引他们参加某些引人入胜的、兴趣盎然的益智活动,从而使他们凭借这种活动获得智力的不断发展”,①以此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那么,快乐教学有哪些特点呢?这里,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9.
课程作品包括课案作品、课堂作品和课感作品。它是教育专家课程体系的主观具体呈现和展示。课程作品体现了建构者的教学改革背景,蕴涵了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具有启迪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的形成十年动乱结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由大乱逐步走向稳定和繁荣,随着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逐渐恢复了生机。宽松的社会环境,各级政府对教育投人的增加,教育上迎来了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改革开放,教师思想上的重要变化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观念的更新。十年动乱,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维,特别是被称为“臭老九”的教师,动辄得咎,根本谈不上教学改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程式思维或内向思维方式,即根据一定的程式,在限定的范围内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