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生活认识肤浅,体验积淀浅化——缺乏生活源头的支持笔者以题为《感人的一幕》的现场作文为案例样本进行调研,结果是内容上写“五子登科”的(擦桌子、推车子、扶瞎子、帮孩子、让位子)占了54%,仅爸妈深夜等车送我上医院的事件就占了12.3%。分析:面对习作教学中的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是学生的生活时空窄化所导致的。笔者并不以为然。和鲁迅相比,现在小学生的生活肯定要丰富得多。鲁迅的童年有电视看吗?有网络游戏?有出远门观光?有下棋、舞蹈等业余生活?有音、体、美等技艺课?有的只是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往返于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之间狭窄的时空。然而正是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间的单调生活,使鲁迅产生了传世名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究其原因,是童年的鲁迅对这种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萌生了丰富的体验。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当今的小学生,生活日趋安逸,大多父母骄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程度、敏锐程度也正日趋下降,生活往往不能进入小学生的心灵世界。试想,一个认识肤浅、缺乏体验的人,能有智慧的流泻吗?能发现生活中的鲜活,平常处的不平常吗?对策: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程度,让小学生留住生活,厚实积淀。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学生缺...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人文性首先以童性为基础。基于这个理念,根据课文紧扣儿童生活、富有童真、童趣的特点,教学活动应努力追寻童性、兑现童性,着眼于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实践中,感悟语文,体悟情趣,尝试运用言语进行人文熏陶,实现儿童的发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练习导入播放《江南风光》曲,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口头填空:()的小蝌蚪。二、自主研读,培育悟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  相似文献   
3.
一、生活认识肤浅,体验积淀浅化——缺乏生活源头的支持 笔者以题为《感人的一幕》的现场作文为案例样本进行调研,结果是内容上写“五子登科”的(擦桌子、推车子、扶瞎子、帮孩子、让位子)占了54%,仅爸妈深夜等车送我上医院的事件就占了12.3%。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言语智慧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生活体验的积淀和言语经验的支持,加强学生对一定环境语言自我感悟的有力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5.
所谓小学生习作的言语智慧,是指小学生作时在“言”与“意”的转换活动中呈现的表达智慧,即智慧地表达母语,使章具有较强表现力。具体表现为对于题材的认识不仅仅停留于表面,还体现出个人独特见解和感受;“言”和“意”的合一程度良好,用语不干涩、平淡乃至苍白,体现小学生用语的独特性和灵活性。但当前小学生的习作缺乏言语智慧,下面拟作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