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审美教育是美的理想教育,是我们时代先进的理想教育”。历史教学是为拓展审美教育的一条颇为重要的蹊径。初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人生观即将形成的转折时期。他们开始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展开思考,爱美求美欲望强烈,对现实生活充满幻想,乐于探索人生的真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可塑性、波动性、反复性大的一些特点,把审美教育渗透于历史教学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寓教于乐,怡德养性,潜移默化,使“五育”并进,我们在实践中力图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
上一学年(1992—1993学年),上海在全市初一年级开始推行上海市教材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发达地区版初中历史教材。使用这套教材的92级初一学生总数大约15万。推广前有关方面已经在闵行区的9所学校取得试点经验,但全市普遍采用新教材后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广大学生对教材和教学有何反映?  相似文献   
3.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学生思维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又正处于人生智力曲线的一个波峰期,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历史教学循着“历史的——逻辑的”途径,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几年来,我们遵循青少年思维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处于12——15岁少年期的初中生,根据他们充满幻想,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理,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发展形象思维,克服思维的表面性和片面性,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对处于15——1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