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李静琴 《亚太教育》2021,(2):116-117
美术作为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其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而现有的教学模式因为种种原因过多地束缚在小小的课堂内,教学结构也呈现出“套路化”现象。走出课堂,拓展艺术教育的新空间,对当下小学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小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学生心田?我校坚持真、近、小、新的原则,注重从细处着手,把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1、化难为易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丰富、含义深刻,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校注重化难为易,开展教育活动力求高视点、低起点,活动内容注重感性体验,避免空洞说教。如教育学生“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国家为耻”,引导学生认识到热爱祖国不是空喊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如爱护国家公共财物…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一股“微”风悄然吹进我们的生活,微电影、微小说、微访谈、微广告……“微”风以其特有的以小见大、以小见深的特点,受到现代快节奏社会的认可,并成为一种文化潮流被传播和推广。作为一名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正在接受这股“微”风的洗礼,微课程、微电影已经融进对学生的教育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如果将这一手段放进对青年班主任的培训中,是否也能推进学校青年老师的成长,助推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呢?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广义上说是指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等在内的各方面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施加的影响。狭义的教育则是专指教育者通过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所进行的教育即学校教育(但也不只限于学校教育)。陶行知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单靠学校不足以教育学生,家庭教育也相当重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