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兴萍 《学语文》2008,(1):19-19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经典作品,选入中学课本许多年了。对它的解读也是经典性的,认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绘,艺术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张斗和《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4期)。这样的理解也是紧扣文本,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现象。但面对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当今中学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各高校主要的教学手段,但在教学运用中,人们常常只见其优点。本文指出多媒体教学有其负面性,它可能导致想象力的萎缩、语言表达能力的衰退以及声与像的两难选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并特别指出每一位从事多媒体教学的人都应当发挥其教学智慧,尽可能地避免其负面性。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鲁迅在<狂人日记>里用"吃人"的文学意象展示了多种含义的思想批判与文化批判.上世纪90年代,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里再次出现了这一文学意象,作家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不仅自觉继承鲁迅的批判精神,同时通过对启蒙者(改造者)形象的解构,表达了对传统文化改造的艰难性的深刻认识.通过对两个作家笔下的文学意象的比较研究,阐明鲁迅精神在当代文学中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加显现出重要的战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汪曾祺的文学创作始终贯穿着对人民的认同与尊敬.汪曾祺赞赏什么,认同什么,喜欢什么,都充分显示了他对人民的敬仰和崇尚,体现了他的"民粹"倾向的创作底色.  相似文献   
5.
诗性人生境界的追求——徐訏《鸟语》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徐《鸟语》的解读 ,探讨了小说中所表达的哲理内涵  相似文献   
6.
审美主体是审美关系发生的重要条件,划清主体、审美的主体与审美主体的边界与联系将有助于认识审美关系发生的内要机制;社会实践是审美主体形成的原动力;审美主体的特征充分表现了人在审美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美丽温柔,勇敢追求爱情自由的白娘子是家喻户晓民间传说白蛇传的核心形象。李锐在《人间》中把这一形象重新塑造为,对人类和自然界中一切生灵具有博大爱心,为实现自己理想坚韧不拔的奋斗者形象。李锐通过白娘子形象的现代诠释,开掘了"白蛇传"故事的思想深度,为当代文学如何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现行高等院校文科教学模式的弊端出发,从教育观念的转变、现代化技术的运用、评估体系的改变等几方面简要论述了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教师自编测验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确定测验的不同目的,编制不同的测验。如合格测验(目标参照测验)需要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用于选拔的择优测验就需要测验项目有合理的难度分布,使测验具有鉴别力;难度测验的目的在于考核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在一定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水平。此外,还有难度不大但项目很多且限制答卷时间的速度测验等。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在高校得到多方面的认同,但在当前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负面性问题。从对高校学生的调查看,当前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性影响,大多数都源于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者。教师应对多媒体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扬长避短,使现代多媒体手段更好地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