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江泽民主政十三年间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新的实践中 ,江泽民紧紧围绕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的问题 ,进行了艰辛探索。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回顾这三个阶段的党建实践及其理论创新 ,我们得到许多建党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些极"左"派于1921年10月在柏林成立了"第四国际",在一系列原则问题上反对列宁主义。李达在《评第四国际》一文中,批评了第四国际否定党的领导的谬论,论述了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批判了第四国际拒绝利用合法斗争、否定工农联盟等错误主张,阐明了党的策略思想;驳斥了第四国际对俄国新经济的非难,阐明了党的正确的经济政策。我们从李达对第四国际的批判中得到的启示是: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相似文献   
3.
4.
现代企业制度对国企党建的严峻挑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实践证明,现代企业制度对国企党建工作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如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遇到重量“关卡”,巩固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的任务更加繁重,国有企业党务干部普遍存在失落感,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后继乏人,在党管干部问题上陷入困境。本在剖析这些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宏观工作思路,即必须着力打造内化升华、决策主体、能力水平、开拓创新、利益保障、人力资源等新优势。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系统,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一脉相承又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可概括为“1254体系”。即由一个目标(“三个代表”)、两项课题(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五大工程(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四项原则(紧密联系政治路线建设党、以改革精神建设党、以创新精神建设党、坚持从严治党)四大要件构成。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利益,虽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动力源。本以能源安全的战略价值为切入点,具体分析目前危害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保障措施,简析西部大开发的能源安全底蕴。  相似文献   
7.
对外开放,既有无穷的机遇和利益,又有严峻的风险和挑战,这种风险和挑 战突出地表现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目前,在我国开放型经济中存在的外资效益不高、资本 外逃严重、网络安全度低、竞争情报泄漏、民族工业告警、金融风险增大等因素,已在一定 程度上危害我国国家经济安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开放中自觉地把维护我国国 家经济安全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实践证明,现代企业制度对国企党建工作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如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遇到重重“关卡”,巩固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的任务更加繁重,国有企业党务干部普遍存在失落感,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后继乏人,在党管干部问题上陷入困境。本文在剖析这些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宏观工作思路,即必须着力打造内化升华、决策主体、能力水平、开拓创新、利益保障、人力资源等新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比较全面系统地、具体深入地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两者都由特殊的国情决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低,并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前后交叉的社会主要矛盾。但两者在所有制结构内部各种成分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阶级关系、分配方式的内部结构、时限、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共性和个性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江泽民主政十三年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新的实践中,江泽民紧紧围绕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的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回顾这三个阶段的党建实践及其理论创新,我们得到许多建党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