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会正义是政治哲学永恒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在这一问题解决的思路上,逐步形成了制度与人心二元对立的中西两极思维.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西学东渐和中国文化自觉更新的过程中,不经意间逐步形成的仅诉诸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实现社会正义的单极思维几乎成为一边倒的话语霸权.这一倾向,人为割裂了制度安排与人的道德意识觉悟的内在密切关联,从根本上忽视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道德意识觉悟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重要意义,也无视中国传统哲学道德理性思维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积极价值的历史事实,没有注意汲取东亚社会成功地协调制度理性与道德理性的积极经验.当下的现实和学理的应然,从一定意义上要求人们更加重视人的道德意识觉悟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意义,从而确保制度安排的科学合理性与道德意识的理性自觉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文明、理性与多元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明形态与文化理念的个性特点密切相关。当下世界,全球化与边缘化的矛盾,现代性的理性建构与后现代性的解构的矛盾,全球冲突与全球和谐矛盾,多元文化的矛盾等,都要求我们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全球化的视域,人类性的情怀,整合创新的理性思维,重建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思维方式,特别是儒家道德理性的文化和儒学“中和位育”的思维,在不断经历古今、中西之争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相互激荡,不但实现了自身历久弥新的创造性发展,而且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