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武术传播的内涵,武术传播的根本,武术传播的基础三个方面论述了对武术传播的认识。认为武术传播的内涵是武术人群通过武术传播者的指引进行武术锻炼与学习,传承武术技术与文化,以此实现武术的最大价值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被世人认可的过程。武术传播的根本是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自尊、自信及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武术传播的基础是科学系统的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现场报道在目前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越来越多,正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流。无论在央视还是在各省台乃至市县台的新闻节目中,每天都可以看到记者出镜所作的各类现场报道。甚至可以说现场报道是目前电视新闻传播的一种最佳形式。毫无疑问,如何做好现场报道是一个电视新闻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就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连续檩条在轻型钢结构中的应用理论依据和构造措施,讨论了简支檩条与连续檩条的经济性。连续檩条在轻型钢结构中的应用,对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特征及文化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彩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因素,在长期稳定的自然文化环境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特征和文化功能。民间美术色彩不仅具有视知觉的欣赏功能,而且是创作者与受众之间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代表了民众的心理需求和文化习俗。五行色彩观和求吉心理成就了民间的色彩观念,也赋予了民间色彩的多重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析芋可食部位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采用国标相关方法测定了芋荷及芋头的部分营养成分。结果显示,芋荷中粗脂肪和黄酮含量较高,分别为1.49 g/100g和40.24mg/100g;芋头中粗多糖、淀粉和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9.0 g/100g、13.3 g/100g和9.28 g/100g。说明芋的可食部分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特别是芋荷有开发成功能性食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造型艺术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历史传承,在造型语言和形式方面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人本着天人合一的观念看待世界,而西方人眼中的自然是完全外化于人的客体;在对自然的关照方式上,中国采用亲和、自然的表达方式,而西方采取冷静、拘谨的刻画;在表现理念上也有"身于物化"与"征服自然"的区别.种种社会、历史、美学观念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造型艺术不同风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和谐课堂,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获取知识,而倾听则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因为不管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能听、会听是最根本的。学生善于倾听还是组织课堂讨论的保障,那种只在乎自己的发言,而不关注别人见解的做法,只能使课堂局限于表面的热闹。由于受年龄特征及独生子女特点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  相似文献   
8.
韩国跆拳道构建国家形象对中国武术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韩国跆拳道为例,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对跆拳道塑造韩国国家形象和武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跆拳道塑造了韩国注重变革发展的创新形象、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形象、坚持对外开放的友好形象,对此,武术要重视国家力量推广,协调发展套路、功法、格斗运动,加强武术文化的传播力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时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进行研究;针对体育强国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新的武术国际化传播策略:优秀武术传统文化的保持、武术文化传播的与时俱进、加强武术国际间的交往、发挥明星效应、推进武术标准化建设等。以期对我国发展和普及武术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不少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改革形势需要,及时调整思路,聚焦群众的关注热点,植根于地方新闻的土壤,站在老百姓利益立场说话,积极行使舆论监督的神圣职责,批判性报道更是为评论类节目增添了新鲜血液。而在批判性报道中如何把握好“度”,是作为采编人员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浅析广播评论类节目中的批判性报道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力求做出更出色的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