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本文从政治意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理论修养、生活目标等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征。面对这些新情况,当前应注重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化的新局面,开展理论教育对大学生予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形成“全过程”融合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地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切实转变学生的思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所有的数学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上一堂数学课,几乎是讲到完写到完。这就是说,讲授和板书是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两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手段,二者缺一不可。数学课一般具有内容深刻、概念抽象、推理严谨、计算量大等特点,因而,板书在数学课教学中尤为重要。本文仅就板书问题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相结合,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精神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基本经验的结晶,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教学活动是人类知识传播、技能延续、思想品德灌输最基本的途径,是作为教与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主体。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直接交往所建立起来的交互主体性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两端,共同建立起教学交互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共同体。 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主体性关系,充分说明了教师必须视学生为能动的受教育的主体、自己的对方主体,必须视教育为主体之间互动的一种形式。传统的教育理论总是将学生置于被动的纯粹客体地位,将学生看作任意塑造的对象、看作“被给予”的水桶,将教育活动当作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作用。以这种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活动,往往忽视和压抑学生作为完整人的主体能动性.阻碍学生个性能力的自由发挥,损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胡塞尔认为,主体之间不能是一种因果关系,同时也不应该是一种纯形式逻辑推理关系,而是一种“同情”(EMPATHY)关系。因此,我们对待他人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态度,而要采取互尊、互爱的人道态度,在交互主体中自我与他人处于完全独立平等的地位。他说,“命令”可以指挥我的行动,但不能指挥我的思想;“巧言”可以使我口服,但不能使我心服。只有  相似文献   
6.
展望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社会发展的新的德育观念,并根据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特点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新的内涵,实切做好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利用鸽笼原理,推广了2~(2m 1)-1个任意整数的分组问题,从而得到了一个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期间城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居民是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如何运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进而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新时期城市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回答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民主体思想,其中包含对人民创造性的充分肯定;人民自主性的全面维护;人民自为性的充分倡导等内涵。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体制转换,价值尺度,利益格局,利益人人们的思想道德带来了新的变化,为此,应着重从客观基础,评价标准,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等层面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