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纵观和谐的源与流可以发现,和谐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声乐相和,音调相谐是和谐的本义,也是和谐思想的萌芽;先秦时代是和谐思想的形成阶段,核心为自然无为,中和位育,这阶段的和谐思想由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统一,被延伸到人类社会当中,用来表达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国家治理、平定天下的一种理想状态;自秦汉到明清是和谐思想的成熟阶段,核心为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这阶段的和谐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普遍的价值取向;清末及近代是和谐思想的发展阶段,核心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阶段的和谐思想已经不局限于伦理方面,它已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是一个将本体论、价值论、实践论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七彩下雨天》这篇散文以雨为切入点,充满趣味,又不乏优美的意境,能够充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针对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包括集体欣赏、感受诗句、学说诗句、创编诗句四个环节,旨在帮助幼儿理解内容,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尝试进行仿编,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