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7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一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机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一周大运动量训练对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机体代谢和内分泌免疫机能的影响。对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进行1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在不同时段测试血清CK、LDH、BUN、T、C和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论为大运动量训练后睾酮、皮质醇、BUN、CK、LDH和白细胞的变化呈现不同变化规律,可以较敏感地反映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训练期的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2.
董岚 《职业圈》2014,(15):98-98
习近平同志在与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力军作用,是圆西塞山区强区之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对骨密度值的影响,采用放免法、定量超生法,对高水平女子举重运动员跟骨骨密度值、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睾酮、雌二醇等进行了研究。结论:运动组跟骨骨密度值与运动员机能状况有关,跟骨骨密度值受血清生长激素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提示,血清生长激素和跟骨骨密度值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运动员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4.
工程制图课是工科类高职学院中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构形、表达、读图、制图等四个方面的能力。为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要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采用多媒体技术,将CAD三维建模引入高职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实训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机体中的血液有形成分,因运动强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故此,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亦各异。本研究为了验证血液有形成分是机体在逐级增加体力负荷时,即从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过渡发生变化的这一论点,对12名受试者在不同运动负荷后血液有形成分变化的规律及特点进行了观察,最后得出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数值与分类等变化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董岚 《辽宁教育》2007,(1):52-52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教师的不懈追求。然而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从何入手?对此。我想很难获得一个统一的答案。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由于每位班主任教师工作经验、理论水平乃至个人素质、性格的不同,他们所选取的角度和方法也会各有不同。作为一个有着16年教龄的班主任教师.我的经验告诉我,无论你采取哪种角度和方法。你都应当坚持这一条原则:从小处入手。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验法,对87名受试者服用GDN或鲜橙汁后完成相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时的代谢能力,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显示,GDM对改善人体代谢能力,尤其是有氧代谢能力,加速运动后乳酸的清除,促进机体的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董岚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0):33-34
工程制图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构形、表达、读图、制图四个方面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软、硬件为教学服务已成为普遍的做法。通过将CAD三维建模引入高职工程图学课程,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实训和应用,可提高教学效率,较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一周大运动量训练对不同性别柔道少年运动员机体代谢和内分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对少年柔道运动员进行1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在不同时段测试血清CK、LDH、BUN、T、C和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和结论:少年柔道男女运动员对于1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其各项指标呈现的变化趋势相似但也存在区别。提示,在安排训练计划时应尽量避免连续大运动量运动,以间歇大运动量训练为宜。  相似文献   
10.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经营,一般指从政府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运作城市资源,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素质,确定城市竞争优势。但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时代的今天,竞争优势的保持却是意味着城市必须设法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就此提出了知识背景下,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我国城市的发展战略,并通过从教育体系、知识学习的社会网络、R&D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知识跨区域流动四个影响方面逐一分析,论述了我国城市在知识时代的发展道路及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